第57頁(第2/3 頁)
們覺得自己被解除了武裝。遺憾的是,英軍的高階將領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結果,直到康佈雷之戰為止,坦克仍然都被零星地消耗掉了。
在康佈雷之戰中。其目標是在12小時內不用任何種類的炮火準備,對敵軍的四道塹壕防線進行一次奇襲式的突破。九個坦克營,共有三百七十八輛坦克,引導兩個步兵軍,穿過西線上最堅硬的塹壕體系,興登堡防線。這一防線有很深的鐵絲網保護,許多還建立在反斜面上。想要切斷它們,就得要幾個星期的炮擊,需要幾萬噸的炮彈。
1917年11月20日上午6時20分,英軍穿過了一片未被破壞的地面發起進攻。敵軍在驚慌中撤退,到下午4時,從一萬三千碼的基礎線上,已穿過了一萬碼。在第三次伊普爾會戰中,這種同樣沒有準備的進攻卻花了三個月的時向。英軍俘虜了八千多人,繳獲了一百多門火炮。僅就戰俘數量來說,足有兩個擔任進攻的軍所損失的人數的兩倍。
由於缺乏預備隊,在戰鬥接近尾聲時,終於遭到嚴重的失敗,但是毫無疑問,正如約米尼在一個世紀以前就提出來的,裝甲在戰場上的出現能夠打破僵局。1918年8月8日進行的亞眠會戰,確定性地證明瞭這點。
在這次決定性的會戰中,四百六十二輛坦克配合飛機,引導英軍第4集團軍的三個軍,在亨利&iddot;羅林森將軍的指揮下進人戰鬥。 [ 作者註:法軍的第1集團軍在他的右側協助作戰,但他們沒有坦克。 ] 這又是一次完全的襲擊,德軍紛紛逃跑,其防線迅速被突破。
在德軍官方的戰爭日誌上這樣記載著;&ldo;8月8日,當太陽在戰場上下落時,德軍遭受到開戰以來最慘重的失敗,這一事實已是確定無疑了。&rdo; [ 作者註:引自《英國官方歷史》,(1918年版),第4卷第88頁。 ] 慘敗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坦克所帶來的恐怖心理,坦克本身的殺傷力並沒有起多大的作用。進攻突然發起,德軍不戰而逃,這是一個出人意外的奇蹟。沒有坦克,就不會有人能達到這種奇襲的目的,而且是這種利用坦克的突然攻擊引起驚慌。正由於增添了坦克,步兵便感到徹底地無能為力,當面前的對手不能用步槍或機關槍遏止住時,他們就本能地誇大危險,以減輕他們投降或逃跑行為的恥辱。誠然,坦克是一種物質性武器,但更應該說是一種心理性的武器。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