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第2/2 頁)
出極大的代價。對俄國來說,如果能在戰爭快結束時把自己的三十萬有生力量送上戰場,那麼,他就可以控制局勢,並且在決定性的範圍內坐收漁人之利,或者是必須忍受我們的不幸。&rdo; [ 作者註:《 毛奇關於1866年對奧作戰的許劃》,英國陸軍部參謀部翻譯和摘編(1907年版,倫敦),第4-6頁。 ]
這份備忘錄是‐篇邏輯推理的傑作。在爾後的六年中,隨著政治局勢的變化,毛奇對這份備忘錄作了週期性的修改,使它適應環境變化的要求。
毛奇指揮的兩次戰爭,即1866年的普奧戰爭和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重新建立了歐洲的政治基礎,因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透過兩次戰爭,創立了一個日爾曼帝國,並且使她成了歐洲的戰略中心。對於英國來說,這兩次戰爭喚起了一個進行貿易竟爭的挑戰者。它們降低了法國的威信,從此以後,普魯士成了歐洲大陸上起領導作用的強國。兩次戰爭還削弱了奧匈帝國的勢力。奧匈帝國,她象是一座堡壘,幾個世紀以來保護著東歐不受土耳其和斯拉夫人的侵犯。這些變化的某些效果,是在後來才顯示出來的。這裡,我們的考察只限於兩次戰爭的指導。
同以往的戰爭相比較,這兩次戰爭在時間上是短暫的。這一點值得注意。第一場戰爭,普魯士只用七個星期就贏得了勝利;第二場戰爭,雖然持續五個月,但是,戰爭的結果早在1870年9月1日的色當之戰就已確定,當時法國宣戰還不到七個星期。這些戰爭能夠如此迅速結束,其原因是:戰爭只有有限目的,普魯士參謀部佔有優勢,普軍在運動上保有高速度,而且它的戰術比對方優越。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