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熬豬油(第1/2 頁)
才回來片刻,屋外的暴雨如注,天空的雲團低沉,才半下午的功夫,天色就看著灰濛濛的了。
水珠打在破爛的窗紙上,屋裡也進了不少雨。
李棗看著焦急,風雨太大了,糊不了窗紙,她把屋裡頭的東西都搬的離窗戶遠了些。
李桃忙著在灶房燒熱水,李木幫著燒火,幾個人都淋了雨,儘快洗個熱水澡是不生病的最好法子。
“哐哐,哐哐哐”,急促的敲門聲響起,門外的人大喊:“桃子,大木,你們回來了嗎?”是陳三郎的聲音。
“回來了。” 李木出了灶房,大聲回應,他轉身拿起幾片路上摘的大葉子蓋在頭上,一溜煙衝進雨幕裡。
門開了,陳三郎穿著蓑衣,打著一把油紙傘,見他們在家,他大舒了一口氣,說:“你們回來了就好,你娘擔心死你們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陳叔,快先進來說話。”
陳三郎進了堂屋,李桃給他端了一杯熱水,喝了暖暖身子。他一瞧幾人的狼狽樣子就知道他們在路上淋雨了。
“今天怎麼回來的這麼晚,你娘一看見外頭下雨了,她的眉頭就沒鬆開過”,他將杯中的水一飲而盡,又說:“今年有些邪乎,三個多月沒下雨了,一下便下這麼大,還好老天爺保佑,要不然等到入冬那會兒還是不下雨,山下那些村民的冬小麥都種不下去。”
李桃嘆息一口氣,說:“果子不大好賣,沿村叫賣了半天,好在燻魚全賣出去了”,說著從揹簍裡拿出已經涼透的包子,包子被包裹的嚴實,沒有被雨淋到,又拿了一根筒骨兩根蘿蔔,說:“陳叔,包子是我們仨給我娘買的,勞煩你幫忙順帶捎回去,這根筒骨是我買給嬸子的,和蘿蔔一起熬湯喝味道不錯,補身子的。”
陳三郎包子接了,筒骨和蘿蔔他不要,說:“我家裡後院也是種了蘿蔔的,只是今年初秋那茬都挖出來了吃完了,地裡還在整肥,你們三個要多補補。”
李桃這會子忙,她擺了擺手,說:“我們自己留了”,便說灶上在燒水,離不了人, 轉身就疾步走了。
李木訕訕地摸了摸頭,說:“叔,你就別推辭了,我們都老熟人了。”
“哎,行,我代你們嬸子謝過你們了。”
他只坐了片刻就要起身走人,跟在灶房忙活的李桃李棗打了個招呼,走之前把油紙傘留給了李木,轉身便大步走進了雨中。
家裡兩個灶都燒著火,釜是借陳家的,這幾日一直沒歸還,還有自家的陶罐,灶裡頭的火燒的旺旺的,沒多久就水就沸騰了,三人先後速度飛快地洗了個熱水澡。
洗完澡,全身暖和了,李桃拿出今天剛買的肥膘肉準備煉豬油,十文錢只有小小的一團,跟她的拳頭差不多大。
肉太少,她猶豫了一瞬,還是打算用陶罐來熬油。
“大木,燒火,火燒旺。”
先燒水把陶罐裡裡外外燙了一遍,她又舀了一瓢清水,把肥膘肉切成小塊,先放肉後放水,灶裡頭的火光忽閃,不一會兒功夫,陶罐裡頭就呼哧呼哧作響,待到水漸漸被燒乾,罐子底的肥肉滋啦滋啦往外冒油,白花花的肉在慢慢變小便焦黃,肥瞟肉的香味激烈地迸發出來。
李木燒著火,頭卻一直抬著盯著罐子裡頭,李棗也眼巴巴地看著。
熬豬油的香味不同於他們之前做魚湯蒸燻魚臘雞的香味,這是一種直入人靈魂的濃烈肉香,油香衝擊著大腦,讓人垂涎欲滴,煉油的劈哩叭啦聲入耳,只覺得異常好聽,李木大吞了一口口水,李棗扒拉著灶臺越靠越近。
“姐,快好了嗎?”
李桃用身子輕推了一下李棗,說:“小棗離遠些,油濺到臉上就不好了。”
李棗聞言,往側邊略微靠了靠,眼睛卻轉都不帶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