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第2/3 頁)
殺來解決問題。這太可怕了。
於公於私魏徵都要力保李承乾的太子位,問題是他已病重,時日不多,辦法更少。
恰在此時,魏徵得到了一份智永和尚悼念其弟智欣的《俯仰帖》。篇中感物傷人,以昔懷今,比照祖先王徽之和王獻之的兄弟之情,來悼念弟弟智欣。
太宗皇帝本人酷愛書法。作為戰亂後休養生息的國策,更是鼓勵全民學書法。他尤其推崇王羲之,一手將其捧上&ldo;書聖&rdo;的位置。魏徵得到《俯仰帖》後,靈機一動,決定借題發揮,將《俯仰帖》廣為刻印,向天下宣揚&ldo;手足親情,天地鍾之&rdo;的理念,進一步確立正統的&ldo;立嫡以長不以賢&rdo;的皇位繼承規則,防止當年的玄武門之變重演。他甚至策劃了一個週遊全國各地發放《俯仰帖》的活動,比照當年智永週遊全國寺院發放《真草千字文》的壯舉,以造聲勢。
然而魏徵還沒來得及實施這個計劃,就溘然長逝了。
太宗皇帝還是發現了他的計劃,並且下決心廢掉了李承乾。太宗皇帝太痛心了,痛心到找藉口推倒了親手為魏徵寫下的墓碑。因為他終於發現,儘管他們攜手共創了君臣相得的範版,魏徵始終沒有在內心認可過他當年的行為。經歷了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魏徵仍然對&ldo;手足情深&rdo;耿耿於懷。也就是說,他至死把太宗皇帝看作一個謀殺親兄弟的兇手。如果《俯仰帖》流傳出去的話,這是對太宗皇帝殺兄弒弟罪行的絕佳諷刺。
最讓太宗皇帝無法接受的是,魏徵居然恨了他一輩子。
究竟是誰給太宗皇帝出了這個計策,現在已無從考證。總之,太宗皇帝決定將《俯仰帖》和《蘭亭序》拼貼起來,成為一部新的《蘭亭序》。並且讓虞世南等人製成摹本,分發給諸皇子們。
讓真相湮滅的最好方式不一定是毀滅它,也可以用另外一個更加美好的假象來取代它。
全新的《蘭亭序》橫空出世,立刻以其超凡脫俗的完美征服了天下人。再加上太宗皇帝推波助瀾,親自編寫《晉書》中有關王羲之的部分,讚揚王羲之的書法&ldo;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正&rdo;,總之誇得盡善盡美。
《俯仰帖》原文中緬懷手足的含義被扭曲成了&ldo;今人所為,後人同感&rdo;。太宗皇帝對王羲之的溢美之詞&ldo;勢如斜而反正&rdo;才是他想要表達的真正思想。
就連蕭翼騙取《蘭亭序》真跡的過程也由閻立本繪成圖卷,由醜聞變為美談。最終人們記下了《蘭亭序》的美和太宗皇帝的智,辯才的悲劇下場反而成了陪襯。任何勝利都需要犧牲品,關鍵是我們自己要站在正確的那一方。
李忠言不耐煩地打斷吐突承璀的長篇故事,&ldo;你說的這些和先皇有什麼關係?&rdo;
&ldo;你想想嘛,當初先皇立聖上為太子時,不就是憑著&l;立嫡以長&r;這四個字嘛。先皇自己能當上太子,憑的也是&l;立嫡以長&r;這四個字。所以永貞元年時,王叔文和王伾那幫人拼命阻撓先皇立太子,擔心大權旁落,就曾想用《蘭亭序》的真相來做文章!&rdo;
&ldo;他們知道《蘭亭序》的真相?&rdo;
&ldo;好像王伾知道,先皇肯定也知道。&rdo;
李忠言點頭道:&ldo;我明白了。所以當今聖上登基後,頭一個除掉的人就是王伾。&rdo;
&ldo;對。但是先皇不肯將全部實情告知聖上,所以聖上心裡一直有個疙瘩……&rdo;
&ldo;你又不是不知道,先皇那會兒病得那麼重,你讓他怎麼說!&rdo;李忠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