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第2/2 頁)
商王朝的疆域和影響,使商王朝的發展進入極盛時期,成為當時世界範圍內著名的奴隸制強大國家。武丁死後,其廟號冠以&ot; 武&ot; 字,被尊為&ot; 高宗&ot; ,受到殷人的極大崇敬,成為上古一代名君。
(3)征伐東夷與商朝滅亡
商朝末年,商王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紂)相繼在位。這四王都喜用兵作戰,講究武功。因此,前三王的廟號均冠以&ot; 武&ot; 字,如武乙稱武祖乙,文丁稱文武或文武丁,帝乙稱文武帝或文武帝乙,即是明證。紂因是亡國之君,故無廟號,他在位期間,經常發動戰爭,其中最著名的是伐東夷之戰。
東夷歷來與中原王朝(夏、商)有接觸,武丁時更&ot; 分遷淮、岱、漸居中士&ot; ,與商王朝經常發生正面衝突,至商乙、帝辛(紂)時終於發生了幾場大規模戰爭。
紂徵東夷的起因,相傳是紂在黎舉行軍事演習,東夷拒絕參加,紂乃大怒,發兵討伐。實際真正的原因,是當時商直轄的本土上階級矛盾已十分激烈,&ot; 小民方興,相為敵仇&ot; ,紂為轉移視線,發動了對東夷的大戰。紂伐東夷的具體情況,史無明確記載,但從俘虜了&ot; 億兆&ot; 夷人的戰果來看,規模是相當大的。
紂討伐東夷這類戰爭,是企圖鞏固和擴大商王朝統治的戰爭,它對於保護中原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擴大中原先進文化的傳播範圍,加速各民族間的融合,客觀上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此戰帶有很大的野蠻性和掠奪性,東夷人的財物、牲畜遭劫掠,紂對戰爭俘虜採取奴役和殺戮政策,加劇了與周圍方國的對立和仇恨。這與商湯伐夏桀全然不同,既反映商後期國力兵力的強大,也反映了商後期政治上的反動腐朽,是紂在搞窮兵黷武,雖取勝但耗盡國力。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