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第1/2 頁)
羅馬年輕的海軍在海戰技術上顯然無法與老牌海軍強國迦太基相比。羅馬人為補己之短,制彼之長,發揮自己陸軍強大的優勢,在艦船上發明瞭吊橋戰術。那就是在每隻艦船的艦首安裝一種前端裝有抓鉤、兩側裝有欄杆的吊橋,前進時豎起系在桅杆上,當接近敵艦時放下,吊橋前端的抓鉤便像烏鴉嘴一樣鉤住敵艦的甲板,使兩隻船連線在一起,這時羅馬步兵如履平地般的從吊橋上衝過去,在敵艦的甲板上展開肉搏戰。這實質上是在海洋上進行陸戰。羅馬人由此把自己的陸軍特長得以發揮,從而導致在海戰中反而處於有利地位。
公元前260 年,羅馬艦隊和迦太基艦隊在西西里島北面的米列海岬展開了一次大海戰,羅馬軍隊用上述橋艦第一次打敗了迦太基艦隊。羅馬又利用艦隊進攻科西嘉島和撒丁島,公元前259 年在撒丁島附近再次打敗迦太基艦隊。
迦太基人在陸上和海上失利以後,退到西西里西部,憑藉那裡的海軍要塞固守,戰爭出現了相持局面。羅馬人看到在西西里迅速取勝是不可能的,便決定進攻迦太基本土。公元前256 年,執政官塞佔盧斯和曼利烏斯率領230 艘戰艦,載著4 萬名步兵,遠徵非洲,第一次布匿戰爭進入第二階段。
3進軍迦太基
羅馬艦隊由墨薩納出發,在西西里南岸的埃克諾穆斯海峽附近遇上了由350隻船艦組成的迦太基艦隊。迦太基人決定讓他們的中軍佯退牽著羅馬人的鼻子,他們準備兩翼包抄。羅馬的中軍雖然已入圈套,但側翼卻透過鉤船和鋪板攔住了敵人的包抄。而中軍又果斷突圍使自己脫身出來,回到原位,打垮了靠著海岸的迦太基艦隊的左翼。在這次海戰中,羅馬的橋艦再次發揮了威力,大敗迦太基艦隊,迦太基損失100 艘船艦,羅馬只損失24艘。羅馬軍隊在迦太基東面的盧克佩亞登陸,進展順利,屢敗迦太基軍隊,一直進抵到迦太基城不遠的地方。
迦太基迅速徵集了新的僱傭軍,大敗羅馬軍隊。公元前255 年,載著殘餘軍隊的羅馬艦隊在返國途中又遭遇風暴襲擊,使羅馬遠徵軍幾乎全部覆沒。
4羅馬取得勝利
戰場重新回到西西里,羅馬人重建了艦隊,在公元前251 年攻下了西西里北岸的主要城市帕諾爾穆斯,把迦太基人一直擠到西西里西部。
公元前247 年,西西里的迦太基軍隊改由精幹的哈米爾卡爾指揮,但他已不能挽回敗局。不久羅馬又迅速發起攻勢,終於佔領了迦太基人在西西里的最後據點利裡拜烏姆和德瑞帕努姆。公元前241 年羅馬又在一次海戰中打敗了迦太基艦隊。
連續23年的戰爭使迦太基精疲力竭,只好與羅馬議和。羅馬也感到財匱力乏,便與迦太基簽訂和約。和約規定迦太基向羅馬割讓西西里及其與義大利之間的其它島嶼,十年內向羅馬賠款3200塔蘭特。這樣,第一次布匿戰爭以羅馬的勝利告終。
(3)第二次布匿戰爭
1迦太基的戰前準備與薩貢杜姆事件
第一次布匿戰爭並沒有徹底解決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的矛盾。羅馬雖然擴大了地域範圍,得到了巨額戰爭賠款,但還沒有掌握對西地中海的控制權。而迦太基並不甘心失敗,它的經濟政治力量並沒有被摧毀。它利用其豐富資源,輕易償付了戰爭賠款,迅速從戰爭災難中恢復了過來。因此,爆發新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戰爭結束以後不久即開始為新的戰爭進行準備。在公元前237 年派曾在西西里指揮作戰的哈米爾卡爾率軍去西班牙,恢復和擴大在那裡的地盤,以彌補在上次戰爭中的損失,並為未來的戰爭準備進攻基地。
公元前228 年,哈米爾卡爾戰死,其女婿哈斯德路巴爾成為繼承人。哈斯德路巴爾在西班牙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