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第1/2 頁)
亞述的角形弓比曲形弓小,較少使用,一般用作備用武器。亞述人常把弓挎在肩上,或者放在背後的弓鞘中。弓鞘是箭筒的一部分,弓很大,箭筒只能容納弓的下半部分,而上半部分則露在外面。
步兵和騎兵弓箭手一般把箭筒斜背在背上,以便隨時從右肩上從箭筒中抽出箭支,用來發射。乘戰車的弓箭手則把他們的箭筒掛在戰車的側面。
亞述人的箭支在結構上可謂完美無缺,箭桿既細且直,大概是用蘆葦或某種輕而堅韌的木料製成。箭頭是用青銅、鎳、鐵等金屬製成,甚至還在亞述的廢墟中發現了一些石箭頭。為了增加射擊強度,一般在箭頭的中央帶有一條隆起的線。下端中間鏤空,箭桿嵌入其中。箭桿上的v 字形槽口和羽毛是後來被仔細地加上去的。箭尾帶有兩道羽翅不像埃及的箭尾由三道組成,末端的槽溝很寬,因為弓弦比較粗壯,這樣可以把箭桿牢固地搭在弓弦上。
亞述人拉弓的方式比較特別,拉弓的方向是朝肩部方向,不像一般的向胸方或耳方拉弓。直到後期,亞述人的射箭操作才更加精確。弓箭手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拿著箭支羽翅的下邊,食指彎曲,把v 字形槽口搭在弦上,只用拇指和食指向後拉箭,不用其餘三指。弓被握在左手的拇指和其餘手指之間,拇指翹起,然後向後拉箭桿,直到箭頭接觸到左手的食指,右手才放開箭,箭桿便被急速射出,射向敵人。
亞述軍隊在與敵作戰時,如敵人躲在城堡裡據城頑抗,亞述人就憑藉攻城器械攻城。攻城器械,如前面介紹的破城錘,還有雲梯和投石器。
雲梯一般是木製的長梯,兩側有兩根豎木,中間分格插入橫短木。步兵中的矛手,便左手持盾,右手舉矛,登上雲梯向城堡頂端爬去。此時步兵的弓箭手要配合作戰,或緊隨矛手之後張弓射箭,或單腿跪在地上射箭掩護。
投石器的最簡單形式是由兩條繩索或帶子組成,上系一小塊皮條,以兜石塊。投石手在投擲前先在空中掄轉幾圈,增加投擲強力,然後奮力丟擲。
很快,亞述人發明瞭靠機械力量推動的投石器。亞述人藉助於把閹牛筋製成的繩索利用高大的木製機械用力絞緊,而後驟然放開,投出的巨大石塊便會傾注到敵城上打擊敵人,破壞城堡。
此外,亞述人還透過挖坑道攻陷敵人城池。一旦城牆挖通,士兵便破牆而入,內應外合,很快攻陷城池。
2防護裝備
亞述人的防護裝備主要包括頭盔、鎧甲和盾牌。
頭盔分為尖頂式和鳥冠式兩種。尖頂式頭盔呈圓錐式底部周圍有一、二個環,一般在前額直上方的前面有一個半圓的面。有時,頭盔掛有上覆一層金屬片的下垂的護頸,藉以保護頦、頸、耳和後腦。這種頭盔主要是鐵製的,只是其下部的環和前額外面的半圓面是銅製的。
亞述人在鳥冠式頭盔的發明上充分顯示了其自由創造性。後來這種頭盔形式可能被希臘人所吸取。鳥冠式頭盔的特別之處是頭盔頂部嵌以金屬制或用一簇茸毛裝飾的鳥冠。在頭盔下緣還連結著下垂的護頸和耳蓋,其形狀千姿百態,各有不同。
亞述人的鎧甲,大小有三種型號和兩種不同結構。早期的鎧甲較長,有的可達足部,有的達到膝蓋。這一時期的鎧甲只是把鐵鱗片和銅片一排排地縫在亞麻布或氈制的衣服上。後期的鎧甲,長度不過腰部。亞述人的鎧甲通常有短袖,達於肩和肘的中間部位,大部分胳臂露在外面沒有任何保護,這樣是為了能夠靈活操作兵器進行敏捷作戰。
亞述人在盾牌設計上想充分發揮出它的防禦功能,因此盾牌在形式和結構上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柳條盾。這種盾牌與波斯人的相像,正如希羅多德介紹波斯人使用的盾牌是&ot; 細枝編成的&ot;柳條盾長可相當於或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