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第2/2 頁)
結前朝失敗以及自己勝利的經驗,發現商以及以前的夏之所以失敗,關鍵在於失去了民心的支援,而商、夏的失去民心,關鍵又在於他們自己的失德。
正因為如此,周公提出&ot; 明德慎罰,用康保民&ot; ,並且制定出周禮,將漢民族以民本為核心的政治倫理思想進一步系統化,形成了後來儒家的&ot; 王道&ot; 思想。周代以後,以&ot; 民本&ot; 思想為核心的&ot; 倫理主義&ot; 戰爭觀對歷代王朝的政略和戰略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古希臘民族根植於航海貿易業,具有強烈地追求財富的思想,為經商貿易四處冒險。在經商貿易中發財致富起來的工商業奴隸主集團,對內強烈要求自由和民主,建立民主政權,參與政治生活,對外則要求進行爭霸、征服與擴張,掠奪錢財和奴隸,以敵方的繁榮培植自己的強盛和絕對的貿易優勢,因此希臘人擁有強烈的功利主義觀念,對待戰爭也以功利為目的,形成了&ot; 功利主義&ot; 戰爭觀。希臘文明後來擴充套件發展到今天的歐洲文明,古希臘民族的&ot; 功利主義&ot; 戰爭觀於是影響了以後整個西方世界的戰爭觀念。
東西方不同的戰爭觀念,反映在用兵的最高境界方面就會產生明顯的差異。西方以百戰百勝為戰爭之道的最高境界,而東方的漢民族文化中卻以&ot; 不戰而屈人之兵&ot; 為最高境界,即所謂&ot; 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ot;雖然在古代西方的軍事史上,在具體戰爭中有許多迫使敵人投降的戰例,但相比之下,他們從來沒有像漢民族那樣把不戰而勝自覺地提高到戰略思想的層次並形成一種軍事理論加以高度重視,從而凝聚為軍事思想體系的重要內容。這點可以說是西方文化與東方中國文化在戰爭領域最耐人尋味的差異。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