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第2/2 頁)
經完全的被我肢解了,蔣介石一連10道賀電令我有些驚訝,雖然之前我告訴他我要採取儘量有效的方式支援正在激戰中的重慶。
蔣介石親口答應了,但是他隨後又來電提醒我儲存實力,讓我別顧及盟軍的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
說到這裡我就必須提提這個歷史中的卑劣的敗類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光榮勝利,最後會演變成為一個悲劇,&ldo;史迪威事件&rdo;具有歷史性的關鍵影響。
日皇裕仁實在應該頒發一枚&ldo;大和&rdo;獎章給史迪威,表彰他在中國戰區進行的全面分化,使得日軍能在最後的決戰中,展現銳不可當的攻勢。
而沒有能夠及時撤換史迪威,更是成為蔣介石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一個最為嚴重的錯誤決定。
在同盟國與中國並肩抗日的戰爭歷史中,也許最大的錯誤,就是成立中國戰區,並由美軍的史迪威(joseph stilwell)將軍出任第一任戰區參謀長。
基本上,中國戰區一直無法參與盟國決定戰略的重要會議,也被拒在制定後勤分配優先順序的軍火分配委員會(unitions assignnts board)之門外!
更加上史迪威與蔣介石完全的對立與衝突,不但在中國戰區內部形成嚴重的將帥失和、引爆中國內部派系的鬥爭,甚至使得中國與盟國之間的關係,進入了全面交惡的困境。
在整個二次世界大戰之中,中國戰區所有的作戰需要,在盟國歐洲優先的決策之下(受英國強烈的影響),總是被排在最後,受到了極不公平的待遇,連答應給中國的援助,還都要被七折八扣的減量供應!
中國雖然得到的幫助最少,但是他的軍民卻以最大犧牲,使得盟國在亞洲、太平洋戰場贏同時還要應付來自盟國&ldo;歧視性意見&rdo;的重大壓力、各種挑撥離間的分化手法,鬧得戰區的內鬥愈趨激烈,中國反而失去了原來一致團結抗日的決心與共識,因此戰力大受影響。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