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老丈和蟒妖的姻緣(第1/2 頁)
大蟒成妖之後。
是老丈家的保家仙。
這保家仙有別於出馬仙那一套。
兩者的仙家,雖有重合,但後者多以收出馬積功德受香火為主。
供奉保家仙如同供奉城隍神、土地神,逢節上供,保家宅平安,不收或少收人間行走。
這其中的門道,一文說不盡,咱就不細說,知道有這麼一茬就好。
單說這大蟒。
盤踞在老丈老家房樑上,逮鼠撲賊,驅蟲攆獸,保家宅平安,做的是保駕護航的事。
要按照這麼來說,農村裡的貓貓狗狗也算一種另類的保家仙,非要這麼算,那也說得過去。
各位爺可要問了,房樑上盤一大蟒,豈不是嚇死人?
擱新社會的確是,擱封建舊社會,這就是祥瑞,農村誰家有這稀奇事,那這家指定要發。
那這大蟒別家不盤,怎就盤老丈家?
這其中並非沒有因果。
話說老丈本名林恩達,老爹是個雕刻匠,專給人刻墓碑的,這手藝,在封建社會那就是金飯碗,別管有錢沒錢,家裡老人去了,孝字當頭,有錢的華麗的大石板刻碑,沒錢的也會插塊木板請人雕兩字,只有那種實在沒根兒的、沒轍的才會裹一涼蓆,擱亂葬崗埋了。
老林有這門手藝,不說掙多少錢吧,反正家裡不會缺吃穿。
小林從小吃得飽,穿得暖,沒受過什麼苦,小時候皮得不行,拿褲腰帶吊死人家雞仔,用魚線綁了肉丁鉤人家狗,反正是偷雞摸狗的禍害事沒少幹,是十里八鄉有名的街痞子。
這麼一孩子,老林牛皮帶都抽爛了幾條,死活沒把人混蛋勁給扭過來。
老林一看,這不行啊,孩子這性子,上學堂拜先生考個功名,光宗耀祖是沒指望了,家傳可不能斷。
老林就教小林雕碑,教孩子是什麼體驗,有娃的都清楚,這把老林氣得,只差沒把小林摁在石碑上摩擦,再雕幾字“不孝子孫,氣死勞資”。
自己教不得,否則得真個氣死,那怎麼辦呢,好說,跟師兄弟們交換收徒。
這就跟相聲行當一樣,自家人不收自家兒孫,得讓搭檔來收,要不然,這行當就失傳了,氣都氣死了,能不失傳?
老林收了王師弟的兒子小王當徒弟,王師弟收了小林當徒弟,林家在鎮上,王家在山上村莊,兩家隔著遠,兩家的孩子,一週才回自家一次,得,索性都是師兄弟的孩子,那當兒徒養吧。
兒徒跟普通徒弟可不一樣,哪裡不一樣呢?
就是打板子的傢伙什不一樣。
啥?字雕歪了?普通徒弟一頓竹板子,兒徒一頓扁擔。
自家兒子捨不得下死手,擱別人家,只要不打死,就往死裡打,反正長本事就是,眼不見為淨。
封建社會,做家長的就是這麼個心態,棍棒底下長本事,不打不成才,打得越狠,越是對師兄弟有交代。
話說小林有一天被老王打狠了,懷揣兩雞蛋就賭氣躲林子裡玩離家出走。
剛開始滿懷激情,那種天空任鳥飛,整個世界都是我的自由感,別提多爽了。
時間一長,壞了,兩雞蛋擠懷裡癟碎,糊得衣裳滿身滿地的蛋黃,搓也搓不掉。
天色一晚,又餓又困的小林就開始慌了。
怕啊,黢黑的林子,看哪哪像有鬼要撲人,風嗚嗚一吹,瑟譁瑟嘩的樹葉聲,把小林都嚇尿了。
這娃哇哇哭,瞎跑迷了路,磕得渾身血糊拉碴的,眼睛都哭浮腫了。
慘吧。
這還不是最慘的。
天下雨了,從未見識過的瓢潑大雨。
還打雷呢。
這雷聲大的,差點把小林耳膜給震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