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4/5 頁)
有信仰的宗教嗎?”
我搖搖頭。
小瑜道:“那麼,吳先生會不會覺得內心深處有一種信仰缺失後的空虛感?”
我說:“當然會有,不過我想,就算是一個有宗教信仰的人,也會覺得空虛的。”
小瑜:“不,那不一樣,兩種空虛是完全不一樣的。小時候的我,雖然不相信什麼宗教,但是我有一種也許是小孩子特有的……執著吧,我那時候是相信永恆的,我不信我會死,我不信我會消失,我天真地想——既然我現在能活著,為什麼會死呢?為什麼會有死這種東西存在呢?那個時候的執著就是一種類似宗教般的執著,所以說,有宗教的人不會存在像其他人一樣的空虛和恐懼。”
我點頭。
小瑜:“宗教都是用來慰藉人類的心靈的,吳先生對這一點沒有意見吧?”
我說:“好像是這樣的。”
小瑜:“西方人的宗教說人死後會上天堂,中國人的宗教說人死後會投胎轉世,這都是在告訴人類:人的靈魂是不會消失的,人的存在是永恆的。”
我聽著。
小瑜:“可是,現在隨著現代文明的出現,人類隨即出現了信仰危機——從20世紀前夜尼采的一句‘上帝死了’正式開始,以宗教為基礎的信仰開始大規模地崩潰……於是,人類想出了各種新的信仰來維持一個人類賴以生存的原動力——相信人生是有意義的。像人本主義,物質主義,工具主義……還有……共產主義,尼采自己的虛無主義。”
我:“你還挺懂哲學的嘛,我只知道一點共產主義。”
小瑜:“我為了尋找人生的意義苦苦地研究哲學有很長的時間,唉,我也不想說太多,只是想……你有沒有聽過蔡元培先生的那句話?”
我:“哪句?”
小瑜:“以美學來代替宗教。”
我:“好像……在哪兒聽過。”
小瑜:“我研究來研究去,覺得這句話才算是有一點道理。共產主義說的為了別人而活著,為人民而無私奉獻那一套,連白痴都知道是不可能的,自私是動物的本能。人類能超越本能嗎?不能。我不知道是誰曲解了馬克思的意思,我看他老人家那麼聰明一個人,絕對不可能從唯物辯證法裡面推匯出這麼一個幼稚的結論。”
我:“小瑜開始有點憤世嫉俗了。”
小瑜:“是啊,這個幼稚的觀念害我走了那麼多思想的彎路,一直搞不明白——唯物辯證法那麼好的一個哲學體系,偏偏衍生出這樣一個讓人相信不了的結論,唉,可嘆!”
我:“美學代替宗教……唔,那麼說來,CG之美就是你的宗教羅?”
小瑜:“也可以這麼說吧。所以當我看見你們範董那超完美的虛擬美少女的時候,我就意識到,我的生命方向找到了,生命仍然虛無,卻有了一個方向,讓我心靈充實,讓我覺得值得去付出青春,唉,生命在某種意義上有了意義。嗯,就是這樣。”
我笑笑:“嗯,就是這樣。也沒花多少時間來說嘛,看來小瑜的表達能力非常強。”
小瑜:“你能理解我嗎?”
我沉思片刻,道:“的確,人總是為自己的存在尋找某種意義。毫無疑問,小瑜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意義,儘管你自己也沒有那麼肯定,可是就像你說的,它已經起到了慰藉你心靈的作用了,沒幾個人能有這樣的睿智的,恭喜!恭喜你初步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觀。”
小瑜:“那麼……看吳先生好像是個樂觀的人,似乎找到了比我更好的人生觀,能不能說來讓我參考一下?”
我早知道他會這麼問,便道:“我沒有人生觀,因為笑所以笑,因為樂觀,所以樂觀。”
小瑜一呆,沉思著,看來他把這兩句簡單的話當成深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