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建康襄陽長安(第2/2 頁)
整日談論桓溫得意功績,吹捧的桓溫心花怒放,實際上卻是各種出工不出力,一梳頭就是小半日這種把戲玩的賊溜。桓溫出於野心,當然希望爭取到謝氏的支援,當局者迷的他光顧著拉攏謝安,卻忽略了被利用的可能。
晉興寧元年(363年)桓溫進位大司馬,以王坦之為長史、郗超為參軍、王珣(王導之孫)為主簿(時年十四歲),謝玄(謝奕之子)此前與王珣同時被闢為桓溫掾屬,之後轉任桓豁麾下,而郗超與謝安、謝玄叔侄關係惡劣,相互深恨之。
王、謝這種頂級門閥,真要鐵了心投靠桓溫,郗超也就可以靠邊站了,好不容易被桓溫重用,自然護食一樣生怕地位被取代。晉升平五年(361年)桓溫再次準備北伐,謝安藉著謝萬病逝以奔喪為名離開桓溫,朝廷很快就任他為吳興太守,之後就進位侍中,又升任吏部尚書、中護軍,令謝氏重回到權力中心。
直到晉太和四年(369年)出兵,數年時間裡桓溫多次準備北伐,都遭到來自建康的阻撓,按下葫蘆浮起瓢,沒完沒了的內耗。
這就便宜了釋道安所暗中效力的秦國,連發現端倪的習鑿齒都故作不知,反而為其與謝安接通關係。因為此時的桓溫已獲加殊禮,位在諸侯王之上,又駐兵姑孰,建康近在咫尺。經過郗超偽造書信之舉後,京口的流民帥軍隊也被桓溫納入麾下,和姑孰一東一西對建康施壓。這時候要是再拒絕桓溫的北伐之請,不怕他直接引軍進逼建康嗎?畢竟桓溫早幹過這種事,只能答應讓他出兵。
此前,桓溫第二次北伐收復洛陽(356年),雖然不久便撤兵南迴,司隸、豫州、青州、兗州等地也再次失陷,但他個人的威望卻得到提升。而且桓溫之所以沒能保有北伐成果,並非軍隊戰力不濟,更多是出於政治考量,擔心長期出兵在外,朝中反對勢力趁機發難。
燕國在中原地區的統治談不上穩固,桓溫的用兵風格又很謹慎,第三次北伐看起來勝算極高,這恰恰是建康朝廷中大部分人所不願意看到的。於是釋道安在向建康傳遞北方態勢的同時,也不斷從希望桓溫北伐失敗的東晉眾臣那裡獲得情報,他們以為這些情報會流向鄴城,卻沒想到是去往長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