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溏心書店大成功(第2/4 頁)
、放劑之後,擀成直徑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勻的圓形皮。包入餡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時用力將褶捻開,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後上爐用硬氣蒸制而成。
1916年(民國五年),高貴友病故,其子高金銘繼承產業,轉年在南市東大街立了分號。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把侯家後老號遷址到北大關橋口。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將老號、分號合併,遷址到天祥商場後門(今遼寧路),設立新號“德聚號”。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高金銘之子高煥文繼承產業,經營至1952年歇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6年,天津市將狗不理包子收歸國有並將店鋪遷山東路,後又在南市食品街設立了分店。2001年,“狗不理”總店擴建。
隨著“狗不理”的發展,所經營的品種也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逐漸形成6大類、98個品種的包子。技師們精心研製出以雞、鴨、魚、肉、海鮮及應時蔬菜、野菜、菌類為原料,採用蒸、煮、烤、烙等多種烹調技法做出了“金針包”、“龍鳳包”、“鴛鴦包”、“香芹包”、“什錦包”、“大蝦韭菜包”等。
據說,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在天津編練新軍時,曾把“狗不理”包子作為貢品進京獻給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嘗後大悅,曰:“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長壽也。
1973年時,主席有一次和大家談到了天津的美食,特別想到了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生活管理員吳連登為此還專程到天津,給主席買回去了“狗不理”,主席吃後特別高興。
周言又看到旁邊一塊淡綠的展板上寫的:狗不理包子採用“半發麵,水打餡”製作工藝。皮子薄而帶韌勁;餡以精肉斬得細而勻,加姜、醬油、香油、味精、排骨湯等。做出的包子要求不走形,不掉底,不漏油,個個呈菊花形狀。
狗不理包子特點是:選料精良、皮薄餡大、口味醇香、鮮嫩適口、肥而不膩。
就當他的口水即將決堤的時候,他的包子終於做好了。他三步並作兩步地衝到櫃檯,取了自己打包好的包子。
重新回到通往書店的步行道,周言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包子,在嘴裡嚼啊嚼,等香味和鹹味在口中逐漸綻放。
“嗯,不就是普通的包子嘛。”周言心想。
不多久,周言抵達了目的地。
“當初創業的時候,可沒想過會有這麼紅火的一天呢。”周言走進溏心蛋書店,對著正在櫃檯忙得不可開交的蔡逸辰說道。
“有功夫自我陶醉的話,那就趕緊來搭把手,你個頭號甩手掌櫃!”蔡逸辰沒好氣地說。
“知道知道,我這不就來店裡幫你們了嘛!”
“現在店裡客人多了你才來。以前生意清淡的時候,怎麼沒見你人啊。”
“哎呀,這你就錯怪我了。書店又不是飯店,光是守著店面哪能開成功啊。”
“那你也該三天兩頭回來看看啊。我聽說有幾個來實習的,從開始幹到實習結束離開溏心蛋書店,到最後不知道書店老闆是誰。”
蔡逸辰雖然嘴上說著,但手裡的動作卻一點沒慢下來。只見他熟練地接過客人的會員卡,迅速清點了客人買的書並結賬後,馬上用包裝紙包好書連同會員卡一起遞迴給客人。
蔡逸辰接著說:“你說是不是?”
“此非我所願也。”周言知道自己理虧,趕緊服軟。畢竟溏心蛋書店能走到我今天這一步,離不開大家所有人的努力。這真不是一個人所能達到的成功,每一個在這家書店工作過的店員,每一個參與初期策劃的成員,每一個幫助過這家書店的長輩,還有每一位光顧過這家書店的客人。所有人的努力都是有價值的,哪怕微小,但是一點點堆砌起來之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