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武狀元!(第2/3 頁)
這些有學識之人,都難以認同儒學,只因儒學對人束縛太重,有本事的人,怎麼會主動把枷鎖套在自己頭上?
“你是譽王推薦上來的,與吳林也有關係,是他們的門人、門徒,不過朕要提醒你,你現在得了武狀元,將來你入朝廷做官,你報效他們的知遇之恩可以,但卻不可陷入黨爭之中,明白麼?”
所以,有人反對他推行儒學,但是,有更多的人在推波助瀾。
孟行當眾的一些言論,尤其關於《千金書》改字,皇帝趙恆都是一清二楚,有專人對他彙報,孟行說“道不可言說”,有利於儒學推廣,所以皇帝對他今日的一些冒犯能夠容忍。
皇帝便對孟行道:
孟行連忙表態:“多謝皇上恩典,我一定為江山社稷,為天下黎民鞠躬盡瘁!”
皇帝就問道:
“……”
但他現在不能這樣了,因為現在他已經打出宗師的招牌。
皇帝知道,這個大勢不可逆轉,有人反對,他也不生氣。
皇帝對孟行說道:
“皇帝現在求賢若渴,這樣豪勇之人肯定是要用的……你們看,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還要被皇帝召見。”
“……哈哈,好一個排名不分先後!”皇帝趙恆聞言笑道:
“多謝皇上賜我武狀元!”
他再問劉青松,劉青松頭皮發麻,也只能道:
“聽說在南陽郡舉人恩師宴上,你也曾說對諸多舉人說過‘不在我之下’之言,又說道義不分高下。”
呂天生硬著頭皮,權衡利弊之後說道:
“……”
孟行道:“當日我在百蠻公主府上,便說過這件事,道不可言說……”
如果跪舔儒學,那麼他人設崩塌,這個宗師的名號一文不值。
很難不說,是孟行的原因,抬得呂天生排名更進一位!
而他們兩個,即便心中也不認同許仙的說法,但是面對皇帝的問話,也要迂迴,也要委婉,哪敢像這個人一般,如此輕鬆就說出來了?
“無人敢來挑戰,可見大家都認可我的實力。”
“……”
皇帝一時沉吟,他倒不是生氣,因為他本人,其實是不信儒學的,而是拿儒學做工具。
“五日之後,你還要參加文科舉吧?那才是真正的國家大典,你要是文采出眾,有治國之能,考得進士,那才是真正的文武雙全,朕有些重要的事就會交給你去辦。”
做到這一點,受益的不僅僅是他,還有許多精英。
“學生也不認同,若是無為而治,民眾將來定會失去血性。國家萬一遭到外敵入侵,大家都是順其自然,不加以反抗,國將不國。”
這一次,輪到他排在孟行之後、呂天生之後,跟在屁股後頭,跟他剛進來時排在第一位,何止天差地別?
這個人勇冠三軍!
皇帝面沉如水,氣氛及其壓抑,呂天生和劉青松心中已是在問候孟行的十八代祖宗!
孟行連忙道謝:
“誰說不是,最絕的是最後要到武狀元的舉動,真是誰也想不到,他居輕描淡寫之間,給皇帝下套?敢抓皇帝的口舌?”
皇帝一時也是愣住了,兵部尚書不可置信地看著孟行,你小子敢套我的話,已是膽大的很!現在竟敢拿皇帝的口舌,狗膽包天!
皇帝認為,人與人的差距十分之大,一個超級高手,能夠左右國家的局勢,而底層的民眾,則只需要供養國運就行了,不能給他們話語權,只需要他們尊從,不搗亂,做順民。
一旁的呂天生和劉青松連忙收攝心神,豎起耳朵來聽。
孟行敢從他口中搶武狀元,其他人若是不敢當堂挑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