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投其所好(第3/3 頁)
所不能看到的景象。
比如這一批試卷上散發的光芒與氣息,是否何乎本朝氣運,這是第一位,若是出現排斥現象,說明是離經叛道,文章再好也是不取,甚至以後這個秀才還是進行監視,是否有異心、異行,是否與境外勢力勾結……
而與本朝氣運相融的也有不同,有的銳氣十足,有的暮氣沉沉,有的靈動跳躍,有的頑固不化……不同的理念落在紙上,氣息也有差別,一目瞭然。
與他們清河黨相合的,總不是那些暮氣深重的。
只不過雖大致能區分,還是要看過才是。
吳林先看一篇,乃是揮斥方遒,大談忠君愛國,但是把大智若愚的愚說成愚蠢的愚,他們清河黨要是取了這樣人,就是跟自己做對……
再看另一篇,則是大談進退之道……嗯?要是君主無道就明哲保身,那你還參加科舉做什麼?當官做什麼?
一連看了好幾篇,吳林都不甚滿意,把文章抽到一旁不留。
為以示公正,而這些文章還要經過其他幾位副考官看過才能定為落卷。
這次吳林雖是主考官,許可權很大,但也不能隻手遮天,保守黨之中,同樣有代表來參加南陽郡的閱卷,免得這批南陽郡的舉子名額,全被清河黨佔了!
吳林不滿意抽到邊上的卷子,有幾篇被一人留了下來,此人手邊,也存了一些卷子,同樣是留中待評!
這人,是朝廷從三品,太僕寺卿劉昊然。
吳林暗暗皺眉,這個養馬的!
“咦?”
突然之間,吳林目光一掃,看到剛鋪展到桌上的一張考卷,還未看內容便先看到上面的氣息浮現,先是厚重沉凝,行成一團不散,可見理論已成一套,便不會顯得虛浮而似空中樓閣。
再看則有銳氣,卻引而不發,並不傷人。
吳林心中一動,這篇文章上的氣息竟引起他身邊國運之氣所呼應,竟是十分契合。
而這時太僕寺卿劉昊然也看了過來,這一位朝廷的從三品官員也深諳望氣術,同樣看到這篇文章的特異,連忙來看。
其他副考官,同樣是圍了過來。
眾人看到:
“蓋處常易,處變難……”
正是孟行的一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