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第1/3 頁)
範濟生秘書還記得,五十年代初,有一天,幾位老總在中南海居仁堂開會,開著開著,彭德懷、陳毅突然拍了桌子,大發雷霆,批評總參的某些問題。事實證明,那不能算是總參的問題,都怪到總參頭上,是不對的。總參的那二十幾個人,當時是最辛苦的,整天累得頭暈眼花,換了別人,受到這樣的冤枉,可能早就跳起來了。可是,我的父親卻一聲不吭。會場外的雷英夫、安東、範濟生、劉長明等人急得不行。 毛澤東說:聶榮臻是個厚道人(2) 連載:山高水長 作者:聶力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散會了,雷英夫、安東、範濟生等人圍著父親,怪他為何不聲辯一下。父親說,彭總、陳總都在氣頭上,沒必要頂牛嘛。再說,我們的工作也不是十全十美的,聽聽人家的不同意見,有好處嘛。個人受點批評誤解,算不了什麼。
父親常說,遇到事情,要敢於負責,敢於承擔責任,不能上下推諉。 父親的得力助手、擔任過總參辦公室主任的安東生前曾說過:&ldo;聶總是厚道人,老實人,受人誤解,甚至代人受過,自己也不去辯白。&rdo;
1967年初,&ldo;大鬧懷仁堂&rdo;時,父親對林彪、江青一夥不分青紅皂白,打擊迫害幹部子弟,表示十分憤慨,他說:&ldo;你們縱容另一些不明真相的青年人批鬥他們,這種&l;不教而誅&r;的做法是極其錯誤的!你們不能為了要打倒老子,就揪鬥孩子,株連家屬,殘酷迫害老幹部,搞落井下石,這就是不安好心!&rdo;
不久,康生卻指責葉劍英,說葉曾經講過,中央文革對高幹子弟&ldo;不教而誅&rdo;。葉劍英感到奇怪,閒聊中說,他不記得自己講過這句話。父親對他說:&ldo;這句話是我說的,怎麼扣到你的頭上啦?&rdo;
父親後來專門給毛澤東、林彪寫了一封信,澄清這句話是他說的,與葉劍英沒有關係。這讓葉帥很受感動。&ldo;二月逆流&rdo;的參與者被林彪定性為反革命集團後,父親因心臟病住進醫院,葉帥給我母親打電話,讓他轉告父親,說:&ldo;我相信我自己,也相信聶總,我們不是搞陰謀的人。&rdo;父親與葉帥的關係一直很好,他們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心有靈犀,這也是粉碎&ldo;四人幫&rdo;前後,國家命運最緊要的關口,他們能夠默契配合的最重要的原因,否則,父親怎麼敢讓楊成武傳話?弄不好是要掉腦袋的。
一些&ldo;文革&rdo;期間曾經整過父親的人,父親後來也沒有為難他們。他說,事情過去就算了,當時情況複雜,黑白顛倒,做錯點事,有時難免。
瞭解一個人需要漫長的過程,就像品一壺老酒,越品越有滋味。父親大概就是個經得起品評的人。
父親絕不是那種沒有原則的&ldo;老好人&rdo;、&ldo;和事佬&rdo;、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他是非常講原則的,大是大非面前從不含糊。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他總是認真研究思考,從不人云亦云,隨聲附和,也不因有某些因素而輕易改變自己的觀點。當年搞&ldo;兩彈&rdo;,中央上層要下馬的呼聲很高,父親認為堅決不能下馬,所以他寧可得罪人,也頂著繼續攻關,最終堅持下來了。
他尤其注意組織原則,在中央對某一問題有了決定,或有了統一的看法時,他就絕不再講個人的不同意見,也不對外暗示自己有不同的看法,他堅決貫徹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因為這是中國共產黨勝利的保障。
父親的厚道還表現在,他總想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給予別人。老一輩的一些科學家們一直忘不掉,當初籌備五院時,哈軍工的專家教授們最早來北京報到,當時五院還沒有個正式辦公處所,專家們住在哪裡呢?父親一時犯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