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第2/2 頁)
車&rdo;執行了一次熱帶的敦刻爾克撤退,把備嘗艱苦的殘餘部隊運了出去。但是日本不象英國那樣有一個富裕而無所事事的強國挺身相救。它在瓜達卡納爾以後一直未能恢復元氣。
海軍上將金達到了他的目的。在日軍炮火下度過一個個夜晚、咒罵聲不絕的汗流泱背的海軍陸戰隊士兵們,穿梭般飛來飛去、沖向死亡的飛行員們,骸骨灑滿了瓜達卡納爾島外海底的海軍官兵們,他們無疑至死都在詛咒那些大人物把他們派到這麼個鬼都不來的地方執行如此眾寡懸殊的戰鬥任務。在美國戰鬥人員的粗話裡,瓜達卡納爾當年是,今日仍是&ldo;操他孃的那個島&rdo;。但是徵戰殺戮的沙場都有其自發趨勢,金一旦用瓜達卡納爾把弗蘭克林&iddot;羅斯福牽引到太平洋上,他便拿穩了趁我們第三帝國已經四面楚歌、日暮途窮之時有足夠的人員和船艦去打日本人;而不是坐失良機,一直等到後來日本人得以站穩腳跟而同盟國又精疲力竭的時候。這樣一來,金就可以使日本人得不到一個談判解決的機會,而它的戰爭目標本來卻是要來一個談判解決。
馮&iddot;隆用英語引述了上面那句粗話。考慮到當今的文學中流行的語言,我估計本書的讀者不致於會過於感到憤慨。順便說明一下,那恰恰也就是我今日對瓜達卡納爾的想法。
鑑於後來在雷伊泰灣一章中對海爾賽將軍批評特甚,我以馮&iddot;隆在本章內未曾一提他的功績為憾。瓜達卡納爾之戰的轉機與海爾賽解除戈姆利海軍中將的南太平洋司令職務一舉同時發生。戈姆利因過度疲勞而陷入失敗主義,麥克阿瑟也於此時意志消沉。海爾賽的頑強鬥志與激動人心的領導推動了全軍重新奮勇戰鬥。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