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第1/3 頁)
秦海鷗立刻又將兩份樂譜找出來,放下《星海》,拿起《長夜之歌》,尋找孫辰的創作日期。
在這本正式出版的《長夜之歌》的樂譜上,寫明瞭孫辰的成稿日期是12年前的5月份。
這個發現頓時令秦海鷗大為不解。
既然譚碩已經抄了孫辰的譜子,為什麼在捏造創作日期的時候,他要將抄襲稿上的日期定在孫辰的創作日期之後?
譚碩的日期比孫辰的日期足足晚了一年有餘,這兩個日期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被同時提起,對譚碩都是不利的。
秦海鷗心中的疑惑更深,目光又回到了譚碩的手稿上來。
《長夜之歌》是在十年前的作曲大賽上首次發表並公諸於眾的。如果譚碩想要佔領先機,最好的辦法就是搶在《長夜之歌》參賽之前將抄襲稿發表出。可如果他真這麼做了,讓兩個偽造的日期被人看到,他的謊言就會不攻自破。哪怕他什麼日期都不寫,勝算恐怕都比這要大一些。
而在作曲大賽之後,這就更不可能了。《長夜之歌》在作曲大賽上一鳴驚人,吸引了所有人的關注,出盡了風頭。如果譚碩想在此後將《星海》發表甚至進行演出,那麼一旦他將自己的抄襲稿拿出來,他同樣會立刻被人識破。他會在第一時間被人揭發,這無疑是主動往槍口上撞的愚蠢行為。
&ldo;寫給蒼穹下的星海,草原上的歌聲&rdo;‐‐這儼然是站在創作者的角度寫下的句子,可隨後的兩個日期卻指向相反的事實。明明是彼此矛盾的字句,為什麼會出現在抄來的稿件中?
秦海鷗想了又想,對比兩部作品的日期和當年的情況,譚碩的抄襲竟變得怎麼也說不通了。可是《星海》與《長夜之歌》之間的抄襲關係卻是真真切切地擺在眼前的。如果不是譚碩抄了孫辰,那就只可能是孫辰抄了譚碩。
……是孫辰抄了譚碩。
秦海鷗渾身一個激靈,死死地盯著面前的兩份樂譜,一瞬間只覺後背發冷,頭皮發麻。
這怎麼可能呢?這不可能是真的。他從來沒想過會有這種可能。
對他來說,質疑譚碩容易,可質疑《長夜之歌》卻太難了。
《長夜之歌》是10年前透過作曲大賽選出的金獎作品。新音杯是當今最重要和最具影響力的作曲比賽之一,代表著專業音樂創作的最高水準,無論是參賽資格的審核還是作品評選的過程,都擁有嚴格的程式與苛刻的標準。《長夜之歌》在這樣的大賽中脫穎而出,它的作者孫辰是與王一夫同校任教的作曲系老師,它的首演是由王一夫的學生、秦海鷗的師哥肖聰擔任的,而王一夫本人也是大賽的評委之一。秦海鷗沒有任何理由去質疑大賽的權威性,他更難相信經過高規格的評委會層層選拔、最後由自己的師哥公開首演的作品會是一部抄來的作品。
這10年來,《長夜之歌》在世界各地不斷上演,早已經受到廣泛的認可。對秦海鷗而言,質疑《長夜之歌》是難以想像的事。這個作品從參賽、獲獎,再到公演,其間與之接觸過的人太多,甚至包括秦海鷗最敬愛的兩個人‐‐王一夫和肖聰,就連秦海鷗自己也曾對這部作品有過許多的感觸。要質疑《長夜之歌》,就是要去質疑這一切,這種念頭在秦海鷗的腦中根本連一閃念都不曾出現過。因此當他發現《星海》與《長夜之歌》竟是如此相似的時候,他立刻就認定是譚碩抄襲了《長夜之歌》,從沒想過還有另一種可能。
他從曹楠那裡買回了《星海》所有的樂譜,卻唯獨漏掉了寫有日期的那一頁。他得出譚碩抄襲的結論,震驚的同時又深受打擊,一方面不願意否定譚碩的人品,另一方面卻又不得不面對眼前的事實。那時他沒有在譚碩的手稿上看到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