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提名(第2/2 頁)
放心了。”包校長說道,“陳院長,你們物院要抓緊趁著今年杜恪帶課的機會,從電子流實驗室挖幾個臺柱子過來,明年的話,物院可以開設電子流理論的相關專業。”
包校長應該是私下裡跟陳宇翔說過,杜恪身兼電子流實驗室與電感實驗室主任的大致內幕,所以他當即就點頭應道:“我會著手安排的,從下一屆學生開始吧。”
電子流電池一旦上市,電漿武器一旦開發成功,勢必對專業畢業生有大量需求,而且這還只是杜恪一個人想出來的方向,隨著電子流理論的不斷推廣,增加的飯碗勢必會越來越多。夏科大已經佔領電子流理論高地,自然要再接再厲,建立國際最好的專業。
……
學校,實驗室,採訪。
接下來的時間裡,杜恪生活節奏趨於平穩,他已經成為全民皆知的明星科學家,只不過熱度終究過去了,沒有前陣子那麼瘋狂刷爆全網。
在夏科大物院上上課,然後就回到實驗室,整理杜恪一代電子流電池的專利版權,以及與實驗室新聘請的教授研究員們,一起商討電池的商業化開發。
從實驗室轉向商業化,可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如果不依靠心靈戰甲,杜恪也沒辦法輕易造出杜恪一代。
而離開學校和實驗室,他偶爾會接受一兩家媒體採訪,大部分是國內的媒體,偶爾也有國外媒體遠道而來採訪。至於學術交流,因為他暫時不但算外出的緣故,只在夏科大接受了幾次國內外的學者訪問。夏科大每年本就有很多諾貝爾獎學者前來訪問交流,所以這些人順道也會想與杜恪交流。
時光荏苒,9月轉眼就要過去。
米利堅當地時間2022年9月24日,米利堅物理學會增選揭曉,杜恪以及另外三位華夏物理學大牛,一併當選為米利堅物理學會會士。同時電子流理論還入選了米利堅物理學會評選的年度物理學重大事件,併成為重大事件榜首,由此可見電子流理論已經在國外熱起來。
夏科大官網上公佈了這條喜訊,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只是微不足道的新聞而已,加上華米兩國關係持續惡化,當選米利堅物理學會會士的新聞,理所當然被壓制了——怕引起節奏,畢竟杜恪是華夏人,卻當選了米利堅的會士,多少給人一種不好的印象。
此時電子流實驗室的論文架子上,與會士訊息一樣悄無聲息的,是又多了一篇pnas論文。
畢竟比sn三大刊名氣差得遠,因此也沒有引起什麼反響。
然而。
如同平地一聲驚雷。
米利堅科學院院士,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david·end接受記者採訪時稱,他已經確定好自己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名人選:“我會把我的提名給華夏的杜恪,他提出的電子流理論充滿了美妙氣質,讓越發沉悶的物理學界,有了一抹亮麗的色彩,除此之外我不知道選擇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