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戰襄樊:凌天決水淹三峽06(第2/3 頁)
綬;後右立一人,捧香爐。壇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寶蓋、大戟、長戈、黃鉞、白旄、朱旛、皂纛,環繞四面。
待壇築好後,韓信於天月元年八月十五日,沐浴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發,來到壇前。向全軍發令道:“全軍上下即刻轉移至武陵山西麓,自行挖掩體隱蔽,如有亂竄違令者軍法從事。”眾皆領命。但見韓信緩步登壇,觀瞻方位已定,焚香於爐,注水於盂,仰天暗祝。忽然東南風驟起,許凌天大驚:“韓信你這借的是風嘛!”韓信聞言笑道:“凌天,大氣一點,既然要跟老天爺借東西,不如一次性借個大的!”言出法隨,萬里長江頓時陰風怒號,逐浪排空,一道道水龍捲拔地而起直衝天際,雲端之上電閃雷鳴,穿過那浩渺的雲層則是一片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星海,群星同時迸發出熾烈的光芒,而在這浩瀚無垠的星海上有著一個神秘的無何有之鄉,從中隱約傳來數百人齊聲誦經的天籟之音。就在此時韓信仰起頭顱,他那銳利的目光彷彿穿透雲層,跨越星海,來到了無何有之鄉。“《後漢書》有言:更始元年三月王莽徵天下能為兵法者六十三家數百人併發大軍十萬徵昆陽,然當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云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光武帝劉秀遂以數千人而出大破王莽。自此戰以後後世兒孫皆以劉秀為身懷大氣運的位面之主。”此話一出,在那遙遠的無何有之鄉緩緩浮現出一座座瓊樓玉宇,當中有一座古樸巍峨又充滿了神聖氣息的宮殿映入韓信的眼簾。韓信上前向其打了個稽首:“晚輩斗膽向上天再借一顆隕石。”這時一道古老又滄桑的聲音從中傳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份代價你可能承受?”韓信聞言面色凝重道:“自那光武皇帝借完隕石以後炎漢歷代君王大多短命我想這其中的原因大多就是因為要還債吧。”言及此處,那道古老的聲音再次傳來:“所以你的選擇是?”“自靈熹元年起晚輩便於常山城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發下宏願,願不惜己身為萬世開太平!”話音一落,一道無比熾烈閃耀的光芒出現在他的面前,下一瞬一顆隕石裹挾著毀天滅地的惶惶之威砸進了西陵峽之中,一時間山搖地動,眨眼間夷陵城便化為了一座廢墟,山上山下死傷者無數。
在山下紮營的楚軍被從山下滾下來的石頭砸死數萬,一時間軍中大亂,陳元龍嚇的魂飛魄散,竟想退守江陵,不料陳文鵬卻堅決不讓:“父相,天降祥瑞,您為何要下令撤軍!”陳元龍一聽這話忙道:“孩兒,這哪裡是祥瑞啊。昔者熒惑守心,天降隕石,上書:始皇帝死而地分。秦二世而亡。前車之鑑在先,豈能戀戰,還不速速撤軍。”“父相只知始皇帝死而地分,獨不知光武帝昆陽退王莽?”言及此處,陳元龍定了定心神看向陳文鵬:“孩兒,此言是何意?”陳文鵬聞言笑道:“父相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隕石砸的可是夷陵城漢軍那邊。我楚軍離西陵峽這麼遠尚且受到的波及如此之大,更別說他們了。此時我們非但不能撤,還要將全州所有士族的民夫、部曲都拉過來準備對漢軍發起總攻!鳳鳴岐山,遂開大周八百年江山;昆陽隕石,再興炎漢二百年;今日天再降祥瑞,豈不是正合了父相天命所歸,王氣加身?”此話一出,陳家的五子集體下拜齊聲道:“恭喜父相天命所歸,王氣加身!”陳元龍大喜,當即調兵遣將準備與漢軍發起決戰。
卻說三日後,這連綿的大雨加上隕石的阻擋已讓長江水上漲數十丈。這時探馬來報:“楚軍正集結大軍準備發起總攻。”韓信聞之大喜而後流下兩行清淚仰天長嘆道:“我本以為此戰定要將這荊襄九郡化作一片澤國,多虧陳家父子妄自尊大要來決戰。這樣我的殺孽可以少一些了。”言及此處,許凌天亦是面露哀色,當即喚來從長安趕來支援的玄武營統帥李尊波。是夜,大雨停歇,北風呼嘯,趁著夜色與風聲的掩護,李尊波發令,玄武營數百門火炮同時炸響將那橫在西陵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