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第3/4 頁)
了,那些人也就不會拿這個說事了。話說回來,都三年過去了,你還沒想明白立誰為繼子嗎?總是這麼拖著也不是個事,讓你連自個兒子都不好見了。&rdo;
王福原本只是個小販子,吳氏嫁過去之後王家生意才越做越大,如今王家家底豐厚得很。眾人都說吳氏是個旺夫的,哪曉得日子過得這般紅火,偏偏一直健朗的王福突然就暴斃身亡了。這麼大份家業無疑讓人眼紅得很,王家族人一直盯著,每個人都恨不得上來咬一口。
王福無子等於絕戶,在大佑,若戶絕則需立繼子。遵循夫亡妻在,則從其妻。可其妻選繼子範圍也是有限定的,&l;保全家業,而使祖宗之享祀不忒&r;,所以以王家族中優先。若無才可從其妻族中挑選,若還是沒有才可抱養三歲以下孩童。雖說是把自己的孩子給別人做兒子,可畢竟血脈相連,以後還能少得了自己的?所以王家族人都打這個算盤,想讓自己的兒子成為繼子,以後把王福名下家業繼承過來,自己也跟著享福。
而大佑法律又規定,若妻另嫁,則只能拿走自己的嫁妝,夫家財產不可拿走一分,也沒有了支配的權力,更不可參與立繼子一事。
雖吳氏不是再嫁,可又回到前夫家中,那就是等於脫離了王家,不再是王福的妻子,王福族人插手遺產之事也變得理所當然了。這般說法有些荒謬,可卻也不是立不住腳的。財產繼承之事向來難斷定,就是告了官府,多半也是會判吳氏立了繼子才可搬與盧八郎一同住著。
吳氏以仍在服喪期暫不談此事為藉口,將立繼之事推延至今。加之吳氏雖再嫁,與盧家一直關係密切,盧峰如今乃三品武官,雖說武不如文,可對於商戶而言卻是不敢招惹的存在,其他人也就不敢明著逼迫吳氏,讓吳氏輕鬆了三年。
可王福生前很是寵愛盧八郎,一直把他當做親生兒子看待,從前盧八郎大半時間都是在王家過的,也算是王福看著長大。若非吳氏和盧八郎本人堅持,王福很是想讓盧八郎改姓入王家族譜,今後家業由盧八郎繼承。王福族人一直擔憂吳氏想霸佔家業讓盧八郎繼承,所以一直非常忌憚。盧八郎去探望吳氏都遭冷嘲暗諷,若非吳氏攔著,好幾次都要大打出手。
三夫人也疑惑,&ldo;是啊,你行事並非拖拉的人,為何這事一直定不下來?錢財都是身外物,總歸都是他們王家人的,立誰為繼子不都那回事。你還有八郎養著,不用在乎那些。&rdo;
盧八郎此時也認真道:&ldo;娘,我會好好讀書,以後當個大官給你掙誥命。有我孝敬您就足夠,您不用在意那些。&rdo;
吳氏搖頭,&ldo;我什麼日子沒過過,又怎會惦記那些。只是我擔心把你王叔辛辛苦苦掙來的家當,白白便宜了惡狼!&rdo;
這話一落其他人有些不明白了,雖說王福族人有些時候為了錢行事確實有些猥瑣,卻也不是大jian大惡之輩,且也算情有可原。吳氏並非刁鑽之人,除了這事對王福族人也十分敬重,怎的如今會這般說話?
大夫人開口問道:&ldo;蕙娘,這話可從何說起啊?&rdo;
吳氏並未直接回答,而是望向莊重,一臉愧疚,&ldo;重哥兒,今日本應是你歸來團圓的大好日子,是舅母的不是,非要這節骨眼上說些不痛快的事,讓大家跟著沾晦氣……&rdo;
吳氏說著說著竟是落淚起來,令眾人更是不明所以,莊重連忙道:&ldo;舅母千萬莫要這般說,您願意說出心底的委屈是把大家把我當做一家人,我只會高興。若能為您分憂,那就更好了。一家人若只好事湊一起,見到不怎麼痛快的事就迴避,這才是不妥呢。&rdo;
其他人都是瞭解吳氏之人,知她若非實在無奈,也不會這般沒有眼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