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第1/3 頁)
2 關於包產到戶
在這期間,宋平每次到北京來開會,就要找我聊一聊甘肅農村的情況。宋平那時年年到我這裡來。當他談到甘肅&ot;三西&ot;的困難狀況時,就談到安徽包產到戶的經驗,可以在甘肅比較困難的地區進行大規模的試驗。他還與我談起實行包產到戶的地方比沒有實行的地方情況要好。萬裡講,他支援和肯定了鳳陽縣小崗村為代表的廣大農民的嘗試和創造。這當然是他的一大政治資本。但是,直到他離開安徽,包產到戶問題沒有提到省委,省委沒有做出有關決議或決定。在全國率先制定支援聯產承包和包產到戶的是甘肅省委。1979年10月17日,中共甘肅省委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關於當前農村工作的幾點意見》。在實踐中,1979年下半年,甘肅就已經突破了劃組作業、聯產計酬的界限,分步驟分割槽域實行了包產到戶生產責任制。
趙紫陽在四川沒有搞包產到戶,他進行的是基本耕作制度方面的改革。針對四川盆地冬暖春早和肥料、水利條件,提出四川的基本耕作制度是稻麥一年兩熟制。在丘陵地區,總結推廣了南充地區&ldo;水路不通走旱路&rdo;的辦法,等等。後來才知道,趙紫陽結合這個改革,動用了庫存的糧食。四川原來有不少存糧,趙紫陽去了之後,挖了不少存糧,都用得差不多了。當然也是為了救濟農民,讓農民得到休養生息。老百姓那句順口溜也反映了這個情況:&ldo;要吃糧找紫陽,要吃米找萬裡。&rdo;
山西的王庭棟也是個農村改革的積極分子,他當時任山西省委副書記。農村改革開始時,杜潤生對包產到戶是很膽怯的。
在中央辦公廳
七 傳達陳雲&ldo;以農輕重為序,綜合平衡&rdo;的三個理論觀點
1979年8月8日,我在經濟調查研究會上傳達了陳雲同志關於&ot;以農輕重為序,綜合平衡&ot;的三個理論觀點,內容如下:
第一個觀點,我國人口有九億多,百分之八十以上在農村,必須使農民有吃有穿,而且一年比一年生活過得好些。在這個基礎上,來安排我們的國家建設和經濟生活。農民是個大頭,把這個大頭安排好了,中國的大局就定了;安排不好,全國不得安定。新中國建立初期,叫緊吃緊穿;現在叫有吃有穿,一年比一年好一點。要在這樣的基礎上來安排當前的和長遠的計劃,
現在,不少同志已經認識到,過去對農業、輕工業不重視,這種狀況非改變不可。但是,也有的同志說,你們這樣強調農業、輕工業,就是不重視鋼鐵工業,沒有拖拉機、汽車、化肥,行嗎?沒有鋼,農業、輕工業都上不去。
針對這種不同意見的爭論,陳雲同志又明確講了第二個和第三個觀點。
第二個觀點,重工業要為農業、輕工業服務,要把這個觀點明確起來和牢固地樹立起來。重工業首先要考慮如何為農業、輕工業服務。以農輕重為序,還涉及重工業內部的比例關係。就是說,在重工業的建設方面,要看為農業、輕工業服務這部分投資有多少?在重工業生產方面,要看為農業、輕工業提供的機械裝置有多少?為輕工業提供的原材料有多少?就是在冶金部內部,它的結構也要同農輕重的比例關係結合起來考慮,看如何安排才適當。化工部有個材料說,從1953年到1977年的化工產品總產值中,為農業、輕工業服務的產品佔百分之七十;化工總投資中,用於化肥、農藥、磷礦和輕工業的合成材料、染料、各種化工原料、醫藥、橡膠加工方面的投資,也佔百分之七十以上。就產品分配來說,以1979年國家計劃為例,計劃生產的硫酸、燒鹼、橡膠,用於農業、輕工業和市場供應的,佔產品總量的百分之四十二。
陳雲同志沒有講這三個百分比是否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