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2/2 頁)
普爾泰人的阻擋,又重新退回到庇里牛斯山脈。征服埃及的過程中,穆斯林得到了一支艦隊,有一段時間,他們似乎要取得君士坦丁堡。從公元672年到718年,他們多次從海上進攻君士坦丁堡,但這個偉大的城市進行了堅決的抵抗。
阿拉伯人缺乏政治才能,而且沒有政治經驗,這個以大馬士革為都城、從西班牙直到中國的大帝國註定要快速的衰落。從一開始,教義上的差異性就破壞了它的統一。但是我們的興趣點不在於它政治上的分裂,而是它對人類思想和人類總體命運的影響。阿拉伯的知識向全世界擴張,比1000年前希臘文化的擴張更迅速、更富有戲劇性。中國以西的整個世界的知識激勵、舊觀唸的破壞以及新觀唸的發展,都是巨大的。
在波斯,這種新鮮的、激動人心的阿拉伯精神不僅與摩尼教、火祆教和基督教的教義發生接觸,而且與在希臘和在敘利亞的譯本中儲存下來的科學的希臘文化發生接觸。它在埃及也發現了希臘文化;它還發現無論何處,尤其是在西班牙,都有著猶太人好思善辯的活躍傳統;在中亞,它接觸到佛教以及中華文化的物質成就。它從中國學會了造紙術,這使得書籍的印刷成為可能。最後,它還開始接觸印度的數學和哲學。
很快地,早期不容異己、自我滿足的,使得《古蘭經》像是唯一可能的經典的信仰被拋棄了。阿拉伯征服者的腳步所到之處,都出現了學習的熱潮。到了公元8世紀,在所有&ldo;阿拉伯化&rdo;的世界裡都出現了一種教育組織。公元9世紀,西班牙科爾多瓦學校中的學者開始和開羅、巴格達、博克拉和撒馬爾汗各地的學者相互通訊。猶太思想迅速與阿拉伯思想融合,在一段時間裡,這兩個閃米特民族以阿拉伯語為中介一起工作。在阿拉伯政權崩潰和衰落很長時間以後,阿拉伯語世界這種知識組織仍舊保持著。它在十三世紀仍產生出巨大的成果。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