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因緣際會(第2/8 頁)
一來相信呂客的人品,二來從他說“遍覽群經”開始就覺得這小老頭年輕時也蔫壞得很,不是個一本正經的,看自家父帥和自個兒就知道了。
呂客細細閱讀劍譜,看了兩三遍,萬暮白指出:“呂兄且看,此處‘無行無跡,無定無住,追風趕月,莫束蒼龍’,另有一處‘氣出百骸,納氣歸海’,通篇似皆在講行氣納氣,卻並無提及經脈,只說孔竅,這是否與您所說有聯絡?”
呂客沒有立刻回答,順著萬暮白所指,前後對照,再與所知相應證。
萬暮白在一旁說道:“以前練功時只當是尋常功夫,並未過多在意,那‘孔竅’之言,也當時修煉劍氣的方法,沒想到此番竟錯出許多來。”
呂客前前後後翻了幾番,忽地起身道:“小友稍等老夫一盞茶。”說罷推窗化作一道白虹飛走。
呂客還挺守時,萬暮白才將茶泡好,便翻窗回來,懷裡拿出幾卷殘頁,示道:“小友請看此處。”
萬暮白將茶倒上,往呂客手邊一放,順眼一瞧,見那殘卷上寫著:“以身作爐鼎,即天地之爐鼎,即宇宙洪荒之爐鼎;所成大藥,即天、地、人三才金丹……”
呂客解釋道:“老夫倒覺得,尋常以寸田為海,以經脈為河,小友修為充盈,按劍譜所言,以身為海,以竅為河,直通自然,亦未嘗不可。小友覺察內力不受統御,定是又強加束縛,反而走了歪路。公子與老夫皆是好劍之人,必然知曉以劍為主,身隨劍動的道理,故而運氣行功亦是如此,應是氣帶神行,而非神礙氣機。”
萬暮白心有所悟,心想運劍當如四肢,運氣又何嘗不是?沒人會覺得手腳累贅,故而也不應將運氣當作麻煩。
“呂兄,在下倒是明白些了,不過‘以身作海’這意味還沒完全理解。”
“小友豈不聞‘窪則盈,少則得’的道理?仔細想想,汝欲行氣之時,除了陰火炙烤,四肢百骸還有什麼感覺?”
“啊呀!”萬暮白驚呼,“被你說中了!周身腠理只覺壓抑,細細品味,那卻是周天元氣灌入體內之勢!”
“然矣!公子莫要疏忽,一來汝修為盡失,才能受自然灌注;二來別忘了,人有周天,天地有周天,天人亦有周天,三才之間定亦可有周天,公子為何非要糾結於本身修為如何,內息盈虧?”
萬暮白默默思索,世間修真,煉體、煉氣、築基、結丹、金丹、元嬰、化神,皆由此層層疊疊,故有定數,自己自築基始,直接結成金丹,育養元嬰,這已是世間罕見,說出去也令人悍然。此番呂客又說要虛裡縱氣,更是聞所未聞。他以為自己這般越境是因元修之獨特,加之上官師傅別出心裁,可聽了呂客所說,總覺得不對頭,話到嘴邊又問不出口。
“小公子莫急,那陰火雖說兇險,本質還是暴亂元氣……”
“呂掌門,”萬暮白打斷呂客,“在下有一言,不知當不當講?”說著,他將門窗關嚴,“您是煉氣大家,遍覽群經,見識也是最廣的,這話只有對您說才說得明白。”
呂客眉頭一皺,竟也有些緊張:“小友請說。”
“您有沒有覺得,世傳修真之法有勘誤?”萬暮白不敢將話說死,悻悻地盯著呂客。
呂客聽罷,心裡長舒一口氣,還當多大事呢,喝了口茶說道:“小友何出此言?可否有應證?”
萬暮白知呂客聞百家之言,是個心思通明的,便將自己自築基到元嬰一一說明。再看呂客,越聽眼角笑意越難掩飾,甚是欣慰。
待他說完,呂客假意責備道:“小友劍術超絕,怎的這點事都想不明白了?”
萬暮白不知他為何說到劍法,只等他說下去。
呂客見他非得要點明,便順水推舟:“小公子初學劍法,莫不是手、眼、身、步等單獨學習,最後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