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5 頁)
到了3月24日,週末回家,我例行公事一般開啟郵箱查郵件。視線掃過發信人一欄,不由心生歡喜:有來自DHL公司的信函通知!想來學校再有錢也不至於拿國際快遞來寄拒信吧?估計有戲。開啟一看,我著實愣了幾秒——郵件裡寫著“On March 23; 2007 a shipment label was printed by D。 Blyda of MOUNT HOLYOKE COLLEGE for delivery to Ms。 Jingyi Huang。”我反覆看了很多遍,直到確信眼前是Mount Holyoke的大名才回過神來。這又是搞的什麼名堂?不是已經把我defer了嗎?好馬不吃回頭草,他們這是唱的哪出戏啊?喝口水,冷靜一下,我決定開啟學校的網頁查詢錄取結果。幾秒鐘後,我看到了招生委員會的信,開頭一長串話都沒細看,眼睛直落到了“Congratulations!一詞上。瞬間,我大腦出現了難得的空白,清醒過來第一反應是“Mount Holyoke College錄取我了……”
。 想看書來
兩手抓的日子(6)
可能是這個訊息來得太遲,我並沒喜極而泣,或是成為另一個范進,甚至沒有激動,只是半為忐忑半為高興地吃了晚飯,繼續坐下去查獎學金情況。直至那個不低的獎學金數字出現在了螢幕上,我才真正踏實下來,放心地對著螢幕笑了起來。後面便是打電話告訴家裡人,繼而是簡訊通知寢室裡的姐們兒,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幾乎是確定我被錄取的同時,我便決定留下來高考。一則因為是春季入學,還要在國內待半年,能進高校裡感受一下氣氛也好,二則簽證形勢未必樂觀,國內有學校保底至少免除了我簽證不過成為“待業青年”的可能。此後幾個月裡,我仍留在學校繼續高考的複習,忙碌之中幾乎把申請結果拋在了腦後,和大家一樣,還是時常被測驗、背書攪得煩躁,並未有太多的輕閒。
這封意外的錄取信算是對我兩年申請歷程的一個極佳總結。能被心儀已久的學校選中,也實是幸福。雖然至今我沒能得知最終決定拿出高額獎學金錄取我的根本理由,但有一點可以肯定,Mount Holyoke College與我確是相互欣賞,“情投意合”。看來我費盡心思琢磨出的“情書”終於沒白費,雖晚了幾個月也還是“贏得美人歸”了。
關於申請的一切
申請國外的學校,前前後後耗時兩三年,對任何一個高中生而言,不論自己水平如何結果如何,它都稱得上是個“工程”。
時間表
從我的教訓來看,下定決心要申請的同學在高一時最好就開始著手準備。首先是提高英語水平(不僅僅是考試分數和單詞量,更是語言交流表達的能力),其次是積極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比如進入學校的團委、學生會,組織社團等等。但是無論如何絕不能因為要申請而去各個學生組織中“掛個名”,或是為了活動而活動,只求寫essay時有材料。當初我自己熱衷於組織參加各種活動,竟是無心插柳,讓後來申請順利許多。參加各種組織、活動,只是我們鍛鍊自己團隊性和領導能力的一個方式而已,沒有參與社會活動的熱情,沒有為群體服務的信念,一切都只是個花架子,根本無法成為申請中的必要條件。但高一開始準備申請並不能成為放鬆學校學習的理由。哪怕以後學理科,也不能“犧牲”中國近現代史;同樣,準備選文科的也不能因此放棄物理、化學。否則高中三年後,文科生是“科盲”,理科生是“文盲”,無異於自斷一臂。
高二開始正式進入申請過程。對於英語基礎一般的同學而言,這一年時間基本會全部貢獻給標準化考試。要考SAT的同學挑戰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