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第1/2 頁)
兩個方運的毛筆字都不怎麼樣,但現在練字已經來不及,只能過了童生試再說。
答到第十四題的時候,方運看著試卷,沒有立即下筆,他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這是終究是聖元大陸,不是地球。
這裡的眾聖除了和地球同名的,還有不曾在中國古代出現的半聖,東江圖書館裡不可能有這些人的著作。
童生試和秀才試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秀才試的請聖言試卷極多,能保證每位眾聖的著作都考到,但童生試不同。
童生試的試卷雖有三十張,但毛筆字比較大,實際內容比想像中少,只能考有限的試題,可眾聖很多。
孔子和六位亞聖的地位超然,至少要佔一半的試題,而引領百家爭鳴的幾位半聖著作也是必考的,不然就不能體現百家歸儒,用地球的話就是「統一戰線」或「政治正確性」。
幾位歷史地位極高的半聖的著作同樣必考,諸如董仲舒的大一統、諸葛亮的鞠躬盡瘁、陶淵明的詩賦等等。
這樣剩下的篇幅很少,其餘的半聖根本分不過來。
於是,便形成一個規矩,童生試的請聖言就分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年年必考的著名眾聖。
第二部分是本年三位考官的名篇。
第三部分是每年從剩餘半聖的著作中選三到五部,輪流考。
方運是幸運的,因為除了三位半聖考官,本年童生試所考的眾聖著作都曾在地球出現,東江讀書館都有收藏。
童生試前,一旦確定半聖考官的名字,各地考生都會花許多時間背誦考官的名篇。
其他眾聖的題目有難有簡單,但半聖考官的題卻格外簡單。
因為活著的半聖都是新聖,根基不穩,急需文名,必然想要天下人知道他的得意之作。
「用前世的話說,就是送分題,士子書生感激,新聖的文名又得以傳揚,兩全其美。」
方運仔細一想放下心,因為他上個月就開始背誦三位半聖考官的名篇。
第十四題很簡單,考的是一位叫米奉典的半聖的封聖時間和地點,方運雖然一時想不起來,可他感覺自己一定記得。
米奉典是這次童生試的三位半聖考官之一,在開考前就已經傳遍天下。
方運思索片刻,提筆寫下:新曆一百四十五年秋,蜀國,蜀都。
方運答完,突然發覺自己腦海中浮現一本藍灰色的空白古書,隨後,一小塊記憶碎片飛入其中。
那本空白古書立刻變成《奉典五經注》(卷一),作者米奉典,半聖,封聖五十六年。
接著,陸續有新的空白古書出現,提取方運的記憶碎片,形成一本本米奉典的文集、詩集,一共有五本,都不是完整的,要麼是隻有一卷,要麼是殘篇。
方運面露喜色,沒想到會變成這樣。
「不知道那到底是什麼,既然有大量的書,還能吸收新的書,就叫『奇書天地』吧。」
下一題考的同樣是蜀國半聖,諸葛亮,不過此時已經駕鶴西去。
不同世界的諸葛亮的經歷不同,方運花了一些時間思考,避免答錯。
劉備立國的國號是「漢」,以漢室正統自居,從來沒有過蜀國,只不過其他人不承認,只稱之為蜀國,有輕蔑之意,後人沿用。
在聖元大陸,劉備同樣立國為「漢」,志在繼承大漢江山一統聖元大陸,卻遭到東吳和魏國聯手反對,最後不得不改國號為「蜀」,最終靠著半聖諸葛亮維持下去,直到現在成為十國之一。
方運有了奇書天地,對地球的諸葛亮更加了解。
第7章 鳴州!聖前!
《三國演義》過於神化諸葛亮,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