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3/5 頁)
環龍路的一條弄堂裡,有一座兩層樓的公寓。
此時,十餘人正在裡面開會。
這次會議的主題是總結這次武裝起義失敗的原因,繼續籌劃下一次起義。
眾人談論了工作中準備不足的地方,有了這一次的教訓,他們對下一次起義信心滿滿。
在房間的角落裡,一個男人靜靜的聽著,沒有出聲,一直在抽菸。
直到被點名,他才掐滅菸頭,從身邊抽出一張報紙來,指著其中一段。
“你們看看,這個提法很有意思。”他用湖南口音說道,“我們不僅需要團結工人的力量,農民兄弟同樣重要。”
“哦,文學家又開始談政治了。”有人看了看文章,打趣道。
報紙上正是對林子軒的採訪,很少的一個段落,不認真看的話根本注意不到。
“我同意這個看法,所以你的責任才很重要,你是負責農民工作的嘛。”一位貌似領導的人開口道,“只是眼下為了配合北伐,組織決定,一定要在上海來一次成功的暴動,展現咱們工人階級的力量。”
那位湖南口音的男人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麼。
會議結束,他和其他人說笑著離開,並沒有回到住處。
他聽說上海有一座整個亞洲最大的圖書館,是商務印書館建立的東方圖書館。
作為一位好學不倦的知識青年,他想去見識一番。
林子軒回到上海,繼續陷入忙碌之中。
北伐軍離上海越來越近,孫傳方節節敗退,只得向北方的張座霖求援。
天津的奉軍和山東張宗倡的部隊都有南下的意圖,看起來上海又要經歷一場戰火的洗禮。
明星電影公司拍攝的《甲午風雲》只能草草收工。大部分劇情挪到了法租界的游泳池內進行,拍攝出來的效果可想而知。
但電影的神奇之處就在這裡,經過剪輯之後,即便是游泳池也能有波瀾壯闊的場景。
林子軒知道鄭證秋盡力了,條件有限,沒辦法和日本人相比。
日本人對他們在中國的首部電影非常重視。給予極大的支援,無論是軍艦還是船員,都是真的,不像明星電影公司使用道具。
在宣傳上更是不遺餘力。
為了不惹怒中國觀眾,他們打著中日友善的旗號進行宣傳,還有不少學者從旁鼓吹。
有學者認為正是中日海戰導致清政府迅速衰落,這才給民國的建立創造了條件。
如果沒有中日海戰,清政府的北洋海軍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那麼清政府還會繼續存在下去。辛亥革命就不會到來。
這個論斷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但卻是無稽之談。
難道中國人還要感謝八國聯軍麼?
還有學者鼓吹中國人應該忘掉兩個國家過去的恩怨,兩國一衣帶水,是友好鄰邦,作為鄰居應該攜手共進,互相幫扶。
這讓林子軒想起在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的時候中國對日本的賑災援助。
結果呢,日本卻趁著大地震殺害中國人。
還有研究經濟的學者提出了一個東亞經濟圈的概念,認為日本和中國在經濟上合作。互為補充,共同建設。
看到這篇報道。林子軒頗為驚訝,這不就是後來日本人提出的大東亞共榮圈麼?
想不到這個時候就有雛形了,看來日本對於整個亞洲早就有了整體的侵略佈局。
在後世,林子軒在網上看到過類似的資料。
“大東亞共榮圈”這個計劃被日本寫入了基本國策。
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在作為長期國策基本方針的《國策基準》中把確保日本在東亞大陸的統治地位,同時向南方海洋發展,作為帝國應該確立的根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