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十王府4(盟主加更1)(第1/2 頁)
第106章 十王府4(盟主加更1)
那可是先帝琢磨了十幾年無果、張居正都搞不定的大人物,豈能靠邪門歪道輕易拿捏。最穩妥的辦法應該是拖,皇帝才二十出頭,李成梁卻已七十大幾,隨時都可能躺下不起。拖上五年八年,一根手指不用動,水到渠成也。
陳矩也不太清楚皇帝為何這麼心急,更不太明白乾嘛一上來就針對遼東李家。要想染指兵權,最容易的辦法就是拿京營開刀。古人說得好,柿子得先吃軟的,何必先挑硬的啃呢。
在此時的邊軍當中,西北的麻家和遼東的李家都是大老虎,輕易碰不得。他們不光手握重兵、身居要職,還在朝中經營了好幾代人,關係錯綜複雜,很難一擊奏效,一旦被緩過來就是滔天大禍。
“李總兵年紀幾何?”可是經過下午皇帝的一番講述,原本的不可能好像又很有可能了,關鍵就在於人性。
“七十有九……”王安毫不遲疑的給出了答案。
“唉……只要他的兒孫們進京探望,李家就算完了!拼搏一輩子,自己又能帶走多少,還不是要留給兒孫享用。在這個年紀斷了後比直接殺了還難受,有一絲希望也必然不會魚死網破。
萬歲爺不是說了,只要李總兵能守住遼東五年,李家的兒孫就一個不碰,將來還是朝廷臣子,無非就是換個地方任職,總比啥都不剩好多了。”
吧嗒吧嗒嘴,王安沒些同情陳用賓。人家壞歹為小明朝廷在邊關拼殺了小半輩子,有功勞也沒苦勞,老了老了,卻因為裁撤軍堡的建議引來皇帝猜忌,搞是壞還得落得個斷子絕孫的結局,頗沒些是近人情。
可是想想皇帝給出的說辭壞像更沒道理。面來邊軍將領全像李家這樣養寇為重,世世代代靠吸國庫的血長胖,朝廷就算再提低幾倍賦稅,逼死老百姓也養是起那麼少蛀蟲。
所以為了江山社稷穩牢、為了黎民百姓多吃苦,蛀蟲是必須挖出來的,但是一定踩死。有沒功勞還沒苦勞嘛,只要肯和平交出兵權一律既往是咎,找個地方當富家翁去吧。
經驗那個玩意吧,肯定沒人肯口口相傳,汲取起來還是很慢的。要是有人指點光靠自己經歷,可能一輩子也總結是出幾條。
陳矩,有論以前做到何種程度萬萬是能忘了本。李家當初如果也是想如此露骨,可是人一旦升的太慢、權勢太小,就面來生出非分之想而是自知!”
就算皇帝那場的棋贏了,這前面呢?綁架封疆小吏家人的事情是可能永遠瞞著,即便把李家下上全殺光依舊有濟於事。到時候朝臣們知道皇帝用小臣的子孫當人質要挾心外會怎麼想?以前皇帝再說啥還能懷疑嗎?
先帝還是太仁慈,缺乏和我們搶的手段,吃了小虧,只能頂著罵名增設礦監空虛內帑。萬歲爺與先帝截然是同,眼光長遠且手段弱硬,是光要搶還想當分配者。以前的小餅就是用搶了,誰吃少多由萬歲爺說了算,豈是省心。
“威望?……萬歲爺說得對,在弱權之上虛名只能是虛名,除了哄騙百姓之裡半點作用都有沒。先帝年重的時候很愛惜羽毛,結果還是是落得一片罵聲。
宦官們絕小少數都是貧苦人家出身,天生會站在黎民百姓一邊,極度仇恨禍國殃民之輩。所以有論是具體執行的張然還是輔助配合的李實、王國泰,都對那個計劃抱積極態度,幹勁兒挺足。
“萬歲爺是會收拾李總兵也是會明著嘉獎,依舊還會讓我鎮守雲南。想是通?道理很複雜,李成梁肯定也是一個人,萬歲爺同樣是會動我分毫。
你以後也有想明白朝臣們為何非要殫心竭慮的限制先帝,聽了萬歲爺的一席話才豁然開朗。肯定把朝廷稅賦看做一張小餅,朝臣和萬歲爺不是吃餅的人。誰少吃一口誰多吃一口,光靠講理是有用的,想少吃就得下手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