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老書記(第1/3 頁)
在青山鄉劉國棟與李振華過招的時候,棲霞縣縣委書記辦公室。
縣委書記姜玉山,手中拿著《青山鄉政府關於修建過境公路的方案》、《關於同意青山鄉修建過境公路等專案的請示》、《關於同意交通局關於同意青山鄉修建過境公路等專案的請示的批覆》等幾份檔案。
眉頭微簇。
這些方案,之前他並沒有看過,只是聽了縣長的口頭彙報,所以細節並不清楚。
這個時候,體制內的分工,是黨委總攬全域性,把控大政方針,俗稱務虛。
政府負責具體事務,各項經濟建設工作都是由政府來做,俗稱務實。
很多具體的行政事務,都是政府直接決定,並不需要黨委審批。
只是後來,不斷強化d的領導,權力逐漸向書記手中集中,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單位買臺空調都需要縣委書記申報批准的情況。
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話說姜玉山看到了這幾份檔案,心情有些沉重。
當然看到《青山鄉政府關於修建過境公路的方案》的時候,本來是眼前一亮,這是他看到的關於道路建設的創造性思維,在當今這個大力提倡改革的時代,無疑契合了改革的潮流,是值得鼓勵的事情。
接著看到《關於同意青山鄉修建過境公路等專案的請示》,則心情愉悅,倍覺欣慰,看來有關同志充分領會的改革的精神,接受新事物的意識很強嘛。
可是接下來看到《關於同意交通局關於同意青山鄉修建過境公路等專案的請示的批覆》,頓時愉悅的心情就像被人打了一記悶棍,萎靡起來。
他仔細審閱了檔案和附表,確定青山鄉的專案是被抽調了。
這不是亂彈琴嗎,標題中的專案後面竟然沒有,用後世的說法,就是標題黨,文不對題。
姜玉山作為縣委書記,審閱檔案無數,對公文的格式和習慣是非常熟悉的,這樣的一份公文,是不符合常識的。
造成這種表達的原因只有兩個,一是撰寫公文的人不懂寫公文,缺乏常識。二是公文沒有問題,標題中的專案是中途被人拿下的,所以導致附表中沒有青山鄉的專案。
第一種情況,不是沒有可能,但是機率很低,畢竟在縣政府裡面負責撰寫公文的,都是些經驗豐富的老筆桿子,犯這種常識性錯誤的機率很低。
那麼就剩第二種可能。
就是公文已經按正常程式走完了流程,但是中途受到了某些干預,所以把本來已經同意的標題中的青山鄉專案從附表中踢了出來。
專案的實施是要看具體的列表的,列表中沒有,自然不可能實施。
“到底是誰幹預了工程,又把這個專案踢了出來呢?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姜玉山想著,打電話叫來了組織部長陸成州。
“書記好!”
陸成州進來後,就恭恭敬敬地站在姜書記的桌子前。
“嗯,坐下,不用這麼客氣!”姜玉山示意。
“多謝書記!”陸成州道謝後,就坐在姜玉山桌前的椅子上,保持著恭敬地姿態。
“這幾份檔案,誰交給你的?”姜玉山指了指手邊的幾份檔案。
“書記,是青山鄉的鄉長李振華!”陸成州說道。
姜玉山眉頭一揚,本能地在檔案上掃描一眼:“就是檔案上提到的青山鄉?”
陸成州:“對,就是標題中的青山鄉鄉長託我轉角給您的。書記還記得嗎?他上任鄉長還是市裡的趙一龍處長打的招呼。”
姜玉山想起來了,當時陸成州跟他彙報過,市委組織部的幹部處長趙一龍,曾經打電話來過問李振華被下放管理飯堂和清潔,委婉地批評了棲霞縣違反國家人才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