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文明交流(第2/2 頁)
全面內卷,也就讓大食法佔了便宜。
對李曄而言,只要限制宗、教野蠻生長即可。
不鼓勵不提倡也不排斥。
當然,也僅僅是允許他們在長安建寺,傳經授教等一切活動都要得到朝廷的允許。
至於西域和昭明國,則是堅決打擊。
李曄發下嚴令,不允許大食法和西方任何教派的存在。
對以往的信眾課以重稅,以經濟手段逼迫他們逐漸放棄大食法。
河中狂信者紛紛西遷,讓黑衣大食回了一口血。
不過黑衣大食前所未有的恭順,承認了大唐對河中、呼羅珊的佔領。
拜占庭屢次派遣使者,拉攏大唐。
而可薩人,內部面臨大分裂,一部分人主張重拾突厥人的身份,回到華夏文明圈。
一部分則主張遷都克里米亞,遠離大唐與契丹。
沒有人敢在軍事上挑釁大唐。
看著長安越來越多的西方商人,李曄覺得是時候開展文明的交流了。
任何時候,都要睜眼看世界。
每個文明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古天竺人發明了數字,阿拉伯人推廣,並傳到了西方。
事實上,這個時代隨著大食法的蓬勃發展,大食人法的哲學、倫理學、邏輯學、建築學、科學、醫學和藝術都有極高的造詣。
特別是醫學領域,解剖學藥理學已經取得一定進展。
後世西方所謂的文藝復興,其實大量借鑑了大食法文明。
而只有睜眼看世界,才能不被世界拋棄。
為此,李曄組建龐大的使團,從尚學中挑選文武精英,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入大馬士革,然後入綠衣大食,一部分入君士坦丁堡,進入法蘭克三國。
尚學經過這麼多年的拓展,也開了格物、醫學、算術、農學、外語等科,但幾千年的文明慣性不是一朝一夕能更改的。
絕大多數大唐精英們,還是想著科舉做官。
不過這也為底層子弟們讓開了道路,大唐有四千萬人口,總能出一些異才。
李曄三番五次下令地方選拔這些人送入長安。
這麼多年的積累,也算勉強有個樣子了。
大明宮也漸漸有了學術氛圍。
種子一旦種下,終究會成長。
國勢上升,大唐所有的一切都在上升。
連即將進入思辨階段的儒學,也煥發了第二春。
書生們對教化萬方的狂熱,不亞於佛門。
中土人科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被擠下去,是以,他們的目光逐漸轉向了西域和河中。
漢唐的書生通常是一邊砍人一邊讀書的。
哪裡有利益,哪裡就有人前仆後繼。
在李曄的刻意引導下,落第的書生們紛紛轉向西邊。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一個昂揚的大環境下,人人都抬起了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