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第 101 章 毀滅吧!該死的封建世……(第2/5 頁)
堅定擁護者說道,“畢竟聖人想要曹貴妃原配歸正,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眾人所有所思,不曾出言反駁,他便耐心地說下去:“於情而言,曹氏穆之本便是聖人的髮妻原配,這是聖人潛龍舊地人人皆知的事情,其婚姻,更是過了先帝的眼。”
“其因時局所困,才不得不避王氏鋒芒,自請退為平妻……此事曹貴妃因大義而舍一己之利,世人皆稱讚她的的智慧與隱忍,私以為殿下不該強阻此事,令史書述王氏與殿下之強硬蠻橫,又多一筆。”
因時局所困,才不得不避王氏鋒芒,強硬蠻橫……這位太子詹事說話並沒有顧及小太子的心情啊。
他就是這樣一位耿介至極的人,哪怕太子是王皇后的兒子,可是王氏當年逼迫曹貴妃退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既定的歷史無法改變,所以儘管太子是他的頂頭上司,但他也依然能以最平靜的語氣,最中立的立場將一切都明明白白地擺出來。
他說的話或許有些不中聽,右春坊的屬官們面面廝覷,有些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太子的表情。
太子的表情,就是沒有表情,他依然沒有出聲制止太子詹事,他安靜地聽著對方的話。
太子的態度就是不反駁與沉默,而沉默,就是預設,就是認可太子詹事的話,更是允許他繼續說。
於是太子詹事繼續說道:“於理而言,王皇后已經故去多年,後位空置多年,於禮法不合。而曹貴妃本就是髮妻元配,如今後位空懸,正是她歸位的好時機……”
此等想法,並不是太子詹事他一個人的想法,而是小太子他手底下,新成立的東宮班底的集體想法。
果不其然,緊接著另一個人便說道:“臣以為太子詹事所言極是,我等就算不去論世人如何看待此事的情與理,單單隻看待聖人的意思,便知道在此事上忤逆聖人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眾人紛紛附和,還有人說:“聖人的意思就是讓曹貴妃歸位,此事合情合理,而我大雍朝以孝治天下,太子殿下如何能阻礙此事?此等行為說出去也並不利於太子殿下您的名聲啊!”
“而且不僅如此,”另一個人接了上去,“拋卻這些彎彎繞繞的不談,我們只談目前的實際情況。實際情況就是曹貴妃已經有了皇后之實,只是沒有皇后之名罷了,真要到了那種時候……這‘名’與‘實’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待一切塵埃落定,再慢慢論她本就是元配,於禮法上並不輸於人,他們又有何懼呢?”
“此時此刻還與我等拉鋸這歸位與否的問題,不恰恰是在說明,他們並無那個意思,既如此,我等萬不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而這皇后之名,還是她本來就應該有的東西,又何必不給她呢?”太子詹事長嘆了一聲,“多年前曹貴妃退了一步,今時今日,該殿下退一步了。殿下退一步還她那時的大氣,也可使得。”
“殿下,”太子詹事凝視著太子的眼睛,“還請寬恕臣的無狀。東宮已立七年,穩固無移,殿下自降生那一日起,便是這大雍的太子,此事你知我知,天下黎庶,無有不知。”
“您烈火烹油,曹氏滿門為大雍征戰三代,未有過不臣之舉,聖人已先投桃,還請您報李!”
如今太子東宮的班底,他們思考事情的出發點都在於太子本人利益,他們想要的是維持太子的地位。
因為他們天然打上了東宮的烙印,他們要的是東宮上位,而這個東宮能也只能是現在的太子——李承乾的東宮。
他們和當初那一些由王氏為首計程車族所組成的,原始的太子東宮班底不一樣。那時候的東宮屬官他們要的不僅僅只是東宮上位,而是有王氏血脈的、能支援他們這一批門閥士族的東宮上位。
太子是如何等聰慧的孩子?他哪裡能察覺不到這其中的區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