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第1/3 頁)
新婚夜的那晚歷歷在目,巴毅在前頭陪了一會子各地趕來的客人,老管家阿克敦催促他:&ldo;將軍,該吃合巹酒了。&rdo;
他就同賓客們作別然後往後宅而來,行至垂花門處,眼角餘光發現一個人影從遊廊外溜了開去,他心頭一震,因為那人影紅彤彤的,他不知是因為廊上大紅紗燈的緣故,還是那人穿著紅衣的緣故,久經沙場的人,凡事不敢疏忽怠惰,他就尋著那人影的蹤跡而去,一追,竟追到了新房處,他看著孫姑姑和幾個媳婦子並蒙古侍女們正站在門口候著,知道是等他過來吃合巹酒,他沒驚動這些人,從別處上了屋頂,掀開瓦片往新房看。
角度不對,看不清什麼,正待離開,卻見那房中的新人摸索著來到那張花梨木嵌翡翠的大案旁,一把掀開蓋頭,眉頭緊蹙,並唉聲嘆氣。
巴毅屏息盯著裡面。
那新人突然自言自語道:&ldo;額吉,我怕,我怕死無葬身之地。&rdo;
巴毅一驚,因為新人說話嗓音粗嘎,完全像個男人。
之後,那新人坐在椅子上,重新蒙上蓋頭,大概是因為緊張,呼吸急促且粗重,巴毅得以看見他時不時凸起的喉結。
是男人!巴毅定神思索了下,蓋好瓦片,溜下屋頂,往後面尋了個通氣的小窗,撬開,翻了進去,拐入新房,見那新人已經回到床上坐。
聽見了他的腳步聲,那新人雙手絞在一處,分外緊張。
巴毅若無其事道:&ldo;來來,咱們吃合巹酒。&rdo;
那新人突然站起,拔出袖子裡的短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刺向巴毅。
巴毅抬手一搪,刀震了出去,落在牆壁上本該掉下,卻鬼使神差的彈了回來,直接刺入那新人的胸口,瞬間斃命。
事情太過突然,巴毅本想審問一番的,沒料到剛開口他就動手,見他死了,巴毅想了想,就原路返回,回到前面繼續吃酒。
最後,玉醐進了新房,發現了命案。
他講了始末,玉醐聽罷問:&ldo;既然將軍早知道那人不是漱玉格格,為何兜兜繞繞這麼久,還讓我來查案?&rdo;
巴毅嘆口氣:&ldo;事情總得弄個明明白白,而我是殺人兇手,所以我不能出面來查。&rdo;
玉醐再問:&ldo;而今真相大白,將軍準備怎麼跟皇上說呢?&rdo;
巴毅毫不猶豫:&ldo;實話實說。&rdo;
玉醐抿了下嘴唇:&ldo;既然這案子是我查的,而皇上點名要我去說,所以還是我去吧。&rdo;
巴毅沒想太多,點頭:&ldo;行,你去吧,皇上方才還宣你呢。&rdo;
玉醐就同他告辭:&ldo;那我走了。&rdo;
巴毅坐著不動,只抬抬手。
玉醐出了房門直奔康熙的住處。
而今將軍府一分為二,前頭的辦公之地經過修葺和整理,已經作為康熙的行在,所以後宅同前面有御前侍衛把守,即使是在自己家裡,沒有令牌,瓜爾佳氏的人亦是不能隨便出入,若想離府,需走旁門。
玉醐雖然也無令牌,到一路跟著康熙回的吉林烏拉,侍衛們認識她,也就放了她過來。
在將軍府住了一段日子,熟門熟路,不多時玉醐來到康熙的房中,齊戈還沒有離開,正給康熙捶腿捏肩,燈火昏昧,齊戈笑靨如花,康熙也帶著溫潤的顏色,想必兩個人說的正融洽。
李連運進來稟報:&ldo;萬歲爺,玉姑娘來了。&rdo;
齊戈秀目一凜,須臾笑道:&ldo;皇上,臣妾聽說那日皇上寫了兩個字送給了玉姑娘,臣妾想見識下。&rdo;
正文 132章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