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第1/2 頁)
1.四聲相承。《廣韻》206韻,首先按四聲分成四大類,也可以說是以四聲為綱。
所謂四聲相承,是指韻母相同、只有平上去入聲調不同的一組相配的韻。如平聲一東、
上聲一董、去聲一送、入聲一屋就是四聲相承的一組韻。這樣一組韻,通常叫一個韻部,
也叫以韻為單位的韻類。在實際應用中,為了稱說的方便,常常用平聲韻代表這一組韻,
比如說東部,同時包括了董送屋三韻,這叫&ldo;舉平以賅上去入&rdo;。一個韻部並非都是四
聲俱全,陽聲韻四聲俱全,陰聲韻只有平上去三聲,沒有入聲,如支、紙、寘韻;有的
只有去聲,沒有與之相承的其他聲調韻,如去聲中的祭、泰、夬、廢。
2.四聲韻數不等。在206韻中,平聲57韻,上聲55韻,去聲60韻,入聲34韻。平聲
分上、下兩卷,上平聲28韻,下平聲29韻。平聲分上、下,是因為平聲字數多,與今天
說的陰平、陽平無關。既然是四聲相承,平聲57韻,上去聲也應該是57韻,實際卻不是
這樣。其原因是:平聲冬、臻兩韻的上聲字太少,沒有單獨立韻,這兩個韻的上聲字分
別歸到相近的韻‐‐鍾韻的上聲腫韻、欣韻的上聲隱韻裡去了,這樣上聲就是55韻。去
聲祭、泰、夬、廢四韻,沒有與其相承的平聲韻和上聲韻,等於比平聲多出4韻,這樣
去聲應該是61韻,但由於臻韻的去聲字太少,沒有單獨立韻,把臻韻的去聲字歸到欣韻
的去聲惞韻裡去了,這樣去聲就是60韻。綜上所述,如果按四聲相承的原理說,《廣韻》
共有61個韻部。
3.陰聲韻、陽聲韻、入聲韻。陰聲韻指沒有韻尾或以母音為韻尾的韻,陽聲韻指
以鼻音、n、e為韻尾的韻,入聲韻指以塞音p、t、k為韻尾的韻。入聲韻與陽聲韻相承,
陽聲收尾,入聲則為p尾;陽聲收n尾,入聲則為t;陽聲收e尾,入聲則為k尾,對應得
非常整齊。在《廣韻》61個韻部中,陰聲韻26個,陽聲韻35個,這樣入聲韻也應該是35
個。
但由於陽聲欣韻的入聲字太少,因此,沒有單獨立韻。
《廣韻》是韻書,按韻編排,考查韻部比較容易。如果考查聲母系統,就比較困難
了,因為韻書並沒有明確標出全書的聲母系統。為此,清代學者陳澧創造了反切系聯法。
利用系聯法研究《廣韻》聲母系統,他得出40聲類。現當代學者用同樣方法研究,結果
與陳澧很不一樣,如:黃侃得到41聲類,白滌洲、黃粹伯得出47聲類,曾運乾、陸志偉、
周祖謨得51聲類。當今多數學者認為《廣韻》有36個聲母。如果用傳統的漢字表示法,
可以列成下表(為理解方便,標出每組聲母的發音部位、發音方法,並在每個代表字的
後面加上擬音):
《廣韻》從刊行到現在版本很多,現在常見的本子有張氏澤存堂本、《古逸叢書》
覆宋本、涵芬樓覆印宋刊巾箱本、曹刻楝亭五種本、未乾道五年黃三八郎本(《鉅宋廣
韻》)、覆元泰定本、小學匯函內府本等7種。前5種稱繁本,後兩種稱簡本。所謂簡本
是元人根據宋本刪削而成。繁本和簡本主要表現為註文的多少不同,個別韻收字多少也
略有不同,但音系是相同的。其中宋乾道本《鉅宋廣韻》曾於清末傳到日本,而在國內
失傳。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