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2/2 頁)
於是,老子遂被罷免而歸居。形勢的變化,使老子的地位發生變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
轉變,由守禮轉向反禮。
老子由於身受奴隸主貴族當權者的迫害,為了避免禍害,不得不&ldo;自隱無名&rdo;,流
落四方,後來,他西行去秦國。經過函谷關(今河南靈寶縣西南)時,關令尹喜知道老
子將遠走隱去,便請老子留言。於是老子寫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傳老子出關時,
騎著青牛飄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張,大都儲存在《老子》一書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兩篇,共
5000多字。因為它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後來人們又稱它為《老子道德經》。現在我
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並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戰國時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
要思想卻是屬於老子的。
《老子》一書,文詞簡短,艱深難懂,因此後人作了許多註解。最通行的有西漢時
道學家河上公(姓名不詳)注,三國時魏國哲學家王弼注,還有清朝時魏源的《老子本
義》,等等。下面我們就透過《老子》這本書,來瞭解老子的哲學和政治思想。
&ldo;道&rdo;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國第一個力圖從自然本身來解釋世界,而不求
助於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學家。在老子之前,人們以為宇宙間的萬物都有
神在統治著,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稱天帝。這種觀念,到了社會大變革的春秋時期才開
始了變化。老子就是較早的從哲學方面有意識地、明確地否認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
易》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ldo;道&rdo;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ldo;道論&rdo;的中心思想是: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