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1/2 頁)
與靠君權勢力起家的秦國不同,因而比較深刻地認識到民心的向背對於維護封建統治的
重要意義。《管子》一書中所講的爭取民心和注重耕戰的思想,就是適應於齊國封建統
治的這一需要發展起來的。在管仲學派看來,只有爭取民心才能得到民眾的擁護,這種
辯證關係,就是上面提到的&ldo;予之為取&rdo;,就是說,給予就是取得,統治者推行的政策
越是能符合人民的心願,就越是能從人民那裡取得所需要的東西。應當指出,這是具有
民主性精華的政治思想,是民本思想的體現和發揮。
從爭取民心出發,管仲學派很注重耕戰的功利主義思想。
他們認為&ldo;治國&rdo;、&ldo;富民&rdo;的根本途徑在於實行重農抑商政策,發展農業,糧食
生產多了,才能國富兵強。同時,他們認為戰爭對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太大,因而主張不
輕易發動戰爭。這種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管子》一書在經濟思想方面,還體現出宏觀經濟管理理論的輕重論。輕重論是管
仲首創的,後來的管商學派又豐富和發展了這一宏觀經濟管理理論。他們主張國家積極
幹預社會經濟,把握左右經濟形勢的主動權。主張實行重徵商、官山海和禁榷制度等,
使封建國家直接掌握大量資財,以散斂方式控制物價和調節經濟,並實行利出一孔,使
每個人都根據其為國家所作貢獻大小而得到利益。西漢武帝時桑弘羊等人所推行的各項
經濟政策基本上是輕重理論的具體體現。此後歷史上許多著名的理財家如劉晏、王安石
等人所提出和推行的經濟政策也都受了輕重理論的影響。因此,輕重論學派是我國宏觀
經濟管理理論方面最重要的思想派別之一。
總之,《管子》是我們研究先秦哲學、政治和經濟思想的一部重要書籍,其內容是
豐富多采的。
3 《老子》
&ldo;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rdo;
&ldo;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rdo;意思是,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
因素。也就是說,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
也能變成福。老子說的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家之一。關於老子其人、其書
及其&ldo;道論&rdo;歷來有爭論。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給他寫的一個簡單的傳記來看,
他是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
河南鹿邑縣)厲鄉曲仁里人。&ldo;老子&rdo;是人們對他的稱呼,&ldo;老&rdo;是年高德重的意思,
&ldo;子&rdo;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他的生卒年月不詳。
老子做過周朝的&ldo;守藏室史&rdo;(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或歷史博物館館長),
所以他諳於掌故,熟於禮制,不僅有豐富的歷史知識,並有廣泛的自然科學知識。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生爭奪王位的內戰,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劉耿立王子
猛為悼王。王子朝殺悼王自立。晉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為敬王。這次內戰達5年之久,
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敗,席捲周室典籍,逃奔楚國;老子所掌握的圖書亦被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