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文化的統一 上(第2/3 頁)
秦始皇聽著司徒說的“節日”的作用,沒有說話,而是把天文橫放在膝上,閉目思考起來。
司徒接著說道,帝國沒有統一之前我大秦諸郡都有在相應的日子裡聚集,諸侯國各地區也都有自己相應的日子聚集,以楚國楚懷王時期的夫子屈原為例,在楚懷王時為上大夫,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合齊國來抵抗當時的秦國,不料去招收到了當時楚國的貴族子弟和滿朝官員的抵制,之後更是被小人進信讒言而被趕出都城,流放道湘江流域,寫下了《離騷》《天問》《九歌》等詩篇,在帝國的軍隊攻破了楚國的都城之後,屈原不願看著自己國家被滅,於是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後與五月五日投江而亡,至今都還有楚國的子民因為懷戀這位愛國詩人的偉大而在五月五日王湘江裡投食,就是希望湘江水裡的魚蝦蟹不要吃這位詩人身軀和劃舟尋找。
秦始皇聽到原先楚地還有這樣的一個風俗,對司徒說道,這樣代表了什麼。
司徒說道,皇上,有人因為屈原的投江而亡而聚集在一起投食劃舟,這不就是一種民俗文化嘛,帝國根據這樣的民俗文化設計相應的節日,可以讓原先六國的子民認可帝國新的民俗文化,那麼,舊諸侯國的民俗文化就會被慢慢遺忘,到時,所有接受了帝國新的民俗文化的子民都可以算是我大秦帝國的子民,再也沒有秦、齊、楚、韓、趙、魏、燕國之分,而是隻有一個國家,那就是我“大秦帝國”。
秦始皇聽完司徒這句話之後喃喃自語道,沒有秦、齊、楚、韓、趙、魏、燕國之分,而是隻有我“大秦帝國”,說道“大秦帝國”是就站起身來,拔出身旁的天問之劍,劍指殿外高聲笑語道,“大秦帝國”。
司徒看著秦始皇拔劍向外,就知道秦始皇已經想明白其中的奧妙之處,就靜靜的看著秦始皇抒發心中的豪情而不去打擾。
秦始皇開懷完了之後收劍入鞘,對著司徒說道,司徒啊司徒,朕有了你,可抵百萬大軍啊。
司徒連忙回禮道,皇上過譽了。
秦始皇看著又陷入了收斂之勢的司徒打笑道,司徒心中有壯志,卻為何老是藏而不漏呢。
司徒回答道,皇上何以見得。
秦始皇走到桌前拿起司徒所寫的二十四節氣文章說道,這個告訴朕的。
司徒看著秦始皇手裡的奏摺說道,皇上能從臣的奏摺中看出臣心有壯志。
秦始皇沒有答話,而是把奏摺遞給了司徒。
司徒接過開啟一看,就看到其上的文字跟自己平時所刻意寫的文字有所不同(暗自責怪自己,寫完怎麼就不看一眼就折起來啦,心有所想就字有所答,當時想到根據節日來開始設計節日,有因為對自己太過於大意,而導致心中一絲想法露出,看來之後要表現的有點鋒芒了,不能再有之前所想的等劇情開始才行動的想法了,應該要稍稍出點力了)。
司徒看著奏摺上的文字無奈的說道,讓皇上見笑了,這只是臣的一點為官手段罷了。
秦始皇聽到司徒的話,說道,為官的手段。
司徒說道,是的,臣入朝不過半載有餘,其餘朝中諸臣都比臣資歷深,如果臣太過於鋒芒,則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秦始皇看著司徒說道,麻煩,朕可不覺得有何麻煩。
司徒說道,為君之道,為權衡;為臣之道,上應君心,下體民心。
秦始皇聽完後沒有說話,而是轉頭看著司徒,過了一會兒說道,有朕在,愛卿儘管施為。
司徒回答道,謝皇上。
之後兩人商討了各地民俗和各地的風俗來設定什麼樣的節日。
司徒行禮道,皇上,臣告退。
秦始皇看著司徒離開的背影沒有說話,而是拿著司徒的奏摺離開這座宮殿完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