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社會責任(第1/2 頁)
在這個黑白電視機尚未普及的年代,一臺色彩斑斕的電視機無疑是一份巨大的誘惑。
它不僅代表著先進的技術,更是家庭娛樂的中心,是鄰里間羨慕的物件。
郭嘉深知,這樣的獎品足以點燃人們心中的渴望。
除了彩色電視機,郭嘉還精心設計了其他獎項。
縫紉機、腳踏車、手錶……這些在當時都是實用而又令人嚮往的物品。
他將這些獎項設計得五花八門,既有實用性,又不失時尚感,每一樣都足以讓人心動。
. . . . . .
在這個風起雲湧的年代,郭嘉的心中燃燒著一個宏偉的願景——他不僅要讓自己的商業帝國崛起,更要帶動周圍的人們一同走向富裕。
他深知,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不僅要在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更要肩負起社會責任,讓每一個跟隨他的人都能分享到成功的果實。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郭嘉決定採取一種在八十年代來說前所未有的策略——百分百中獎模式。
他知道,人心是最難以捉摸的,一旦有人因未中獎而心生不滿,那麼這場精心策劃的活動就可能功虧一簣。
因此,他決定打破傳統,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帶著笑容離開。
在這個模式下,只需增加一個末等獎,新增一些小商品,如頭花、手絹等,這些成本低廉卻又實用的小物件。
不僅能作為真正的安慰獎,安撫那些未獲大獎的人們,更能作為一種溫暖的關懷,傳遞出嘉柔服裝廠對顧客的尊重與感激。
還是拿提高服裝出廠價兩毛錢來舉例,一個頭花或是手絹什麼的,製造成本完全用不上兩毛錢。
只要將這些小獎品的平均成本嚴格控制在兩毛錢以下,確保活動的可持續性與盈利性。
如果頭花、手絹的成本過於低廉,也可以增加帽子、圍巾等更多種類的獎品。
以確保每一位顧客都能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價值。
不僅如此,郭嘉還將這一想法延伸到了社會責任的層面。
他提出,這些小獎品完全可以交給大嶺村的村民加工製造。
這些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的工作,正好適合他們在空閒時間裡完成。
不僅能為他們帶來額外的收入,更能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美好願景。
當郭嘉將這個大膽的計劃告訴胖子、白雪等嘉柔服裝廠的核心成員時,他們的驚訝之情溢於言表。
在這個時代,這樣的創新思維無疑是超前的,甚至是顛覆性的。
胖子的“臥槽”聲不絕於耳,他們從未想過,商業活動竟然還能這樣玩轉。
郭嘉看著眾人的反應,心中卻是平靜如水。
他知道,自己的這一步棋走對了。
提前了十多年的商業理念,加上自己對細節的精心打磨,這樣的創新必然會引起轟動。
也必然會讓嘉柔服裝廠在市場中獨樹一幟。
郭嘉的目光穿透了會議室裡眾人驚訝的神情,他深知,要實現這一系列創新舉措並非易事。
需要的是團隊之間無縫的協作與堅定不移的執行力。
他站起身,環視四周,聲音堅定而富有感染力:
“我們不是在創造一場普通的促銷活動。
而是在書寫歷史,是在為我們的品牌注入靈魂。
讓它在每個人心中生根發芽。”
他接著解釋道:“我們要做的,是讓消費者感受到,每一次購買,都是一次值得期待的探險。
是與嘉柔共同編織夢想的過程。
我們要讓‘嘉柔’這個名字,成為品質、信任與驚喜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