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水庫在釣界的名聲壞了?(第2/2 頁)
來,但還沒有清溪澗隱蔽。
不過實在是沒有什麼辦法,找不到更合適的地方了。
不可能谷種不種了吧。
先就這麼著吧。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總會有解決辦法不是?
何況不還有系統存在嗎?
季然花了大半天的時間,在山坳田間弄了個育秧棚,撒下谷種。
只待谷種發芽,長成一紮來長的秧苗,即可移插。
而那包初級‘碩果’果肥,季然心裡已有果樹目標,但暫時他不打算動了。
每多種一樣,就多一分惹人生疑的風險。
小心使得萬年船,悶聲方能發大財。
各行各業裡,現實抑或遊戲世界中,走得最遠活得最久的,永遠都是你六哥,千年老六。
……
持續的幾個大晴天下,嶺山水庫的水位穩定了下來,水體也由濁轉清。
在二老的指揮並參與中,季然仨人把退水後殘留在庫邊的垃圾雜物等清理乾淨,且還挖了一個個釣位。
話說自打暴雨那天起,就沒人來釣過魚。
沒人來釣魚,就沒有收入,季然的財迷老爹老孃心慌慌啊。
時間眨眼來到五月中旬。
氣溫進一步升高,水庫的人氣在短暫地回流後,再迅速地回落。
原因很簡單,大鯽魚到這當口上,卵已產了個八八九九,大部隊已陸陸續續地返回深水區。
再加上氣溫一步步爬升,由冷暖適中日漸變得炎熱難耐。
大板鯽真的已經不好釣了。
可季然這裡收費相對於外面,高了何止一兩倍?
況且地理位置又偏僻,稍遠一點的釣友,來一趟燒油開支都不小。
收費高,油費開支大,魚還不好釣,誰還願意來?
真當釣魚佬常在水邊坐,腦殼進了水啊!
也就是季然家的伙食,比較得釣友心。
也就是有那麼些許釣友,不在乎錢,不在乎釣獲,就想找個風景秀麗的水邊坐坐,中午再吃一頓合胃口舒心的。
否則嶺山水庫一個釣魚佬都不會有。
什麼,嶺山水庫的鯽魚不好釣了,你可以幹巨草?
溫度愈發起來,不正是更好乾巨草嗎?
呵呵,嶺山水庫放開作釣,前前後後也有那麼多人來守過巨草,誰曾釣到過一根魚毛?
很多人嚴重懷疑……
那天季然開直播,他上一尾,孟凱切一副線,這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釣友們在經過事後諸葛亮的分析,一致地認為季然是養了很長時間的窩子,碰巧那天有兩條巨草進窩了……
他釣鯽魚的狂連,亦如此。
想想看,那麼多人前去釣過鯽魚,倒是部份的人都釣得還可以,可又有誰像季然那般拉到手都發軟過?
釣友們還認為,季然養窩,製造魚情絕佳的假象,其目的和別的塘老闆們一樣,就是為了搏人眼球,吸引釣友們前去給他送錢……
一時之間,嶺山水庫和季然的聲名都在當地圈子內愈來愈不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