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第1/3 頁)
&ldo;老李啊,你總算是過來了。&rdo;裡頭一個小老頭的頭燈照到李博士,頓時樂了,&ldo;你可是晚了好幾日啊。&rdo;
李博士笑著說道,&ldo;沒轍啊,你說的時間太趕,這已經是我能訂到的最快的飛機了。&rdo;而話音剛完,他的視線早就被室內的情況所吸引到了。
主墓室如何的引人側目自然在意料之中。但出乎意料的是,主墓室竟然只有一個棺槨。
也就是說,正德帝與其皇后是真正意義上的生同衾,死同穴了。
事實上,關於正德帝的皇后資料並不是很多,只是偶爾在考古中尋到一星半點資料,便足以令他們這些考古歷史專業的人欣喜不已了。這一次李博士的好友張教授就是知道他一直在尋找著這相關的資料,因而才費盡千辛萬苦把李博士給弄進來了。
張教授指著一塊石碑說道,&ldo;這裡本來不該有這個東西在,但是既然出現在這裡,就定然有他存在的道理。&rdo;
李博士本來打算走過去看,結果卻被棺槨上的銘文吸引了全部的主意,不自覺就走到了那邊去。張教授也習以為常,也跟著走到旁邊說道,&ldo;這些銘文倒是補足了不少關於敬皇后的訊息。&rdo;
好歹終於知道這人姓什麼了。
正德帝晚年不知出於什麼緣故,把大部分關於敬皇后的記錄全部損毀,當時甚至逼死了幾個史官,也因此更加惹得文官集團的詬病。
然而此事不久之後,正德帝也去世了,便不了了之。而在之後繼位的明世宗也維持了正德帝先前的態度,對敬皇后的資料全部毀掉。
導致現在千度百科上關於敬皇后的資料僅僅只有三行字!
而這也讓後世的歷史學家紛紛認為正德帝與敬皇后的關係並不佳,明世宗與其繼母(?)的關係也不好。大部分影視劇都把敬皇后塑造成一個不是那麼正面的形象。
然而這銘文上的記錄,卻擊破了他們所有固定的印象。
&ldo;……焦適之,帝賜字任之,取逍遙肆意……&rdo;
&ldo;……隨帝出行,遇寧王謀反,擒拿叛王……受傷,帝憂……&rdo;
&ldo;正德十年,重傷孛兒只斤,了結韃靼戰事,乃歷朝……&rdo;
&ldo;正德十一年,焦適之昏迷不醒,帝哀慟,與之大婚,並過繼數子。&rdo;
&ldo;正德二十八年,帝立焦姓子為太子,易姓,然其餘三子皆變為焦姓……&rdo;
&ldo;正德三十年,皇后隨船出海,與數國往來密切……&rdo;
……
等李博士用放大鏡一個個仔細看完後,已經又過去小半個小時,心裡卻絲毫不覺得時間流逝,心中滿滿的震驚。
棺槨上的銘文幾乎就是敬皇后,也就是焦適之整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正史記錄。那絲毫不遜色的經歷,完全不是野史所猜測的那般不堪!
而且……為何正德帝會把這樣的東西銘刻在了棺槨上?幾乎像是某種記錄一般。
李博士站起身來,快步地走到石碑旁邊去,望著那更加古樸典雅的文字,心中訝異更深。
那的確是一種極其少見的文字,通常被運用在祈福祭祀中,少有能看到在墓室中出現的。
那上面寫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