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腐朽不堪的王朝(第2/3 頁)
睡午覺?
林婉茹第一次聽到這個詞。
農村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算沒事也要給自己找點事做,哪裡有午睡可言?
不過元初家裡確實沒什麼事可以做了,林婉茹也只好照做,哄著林二丫一起睡。
元初躺在不遠處,手裡拿著一本系統出品的大炎王朝簡介。
書中記載,當朝皇帝昏庸無能,卻偏偏自我感覺卻非常良好,喜歡聽好話。
這讓人不得不想起大明第二代皇帝朱允炆,就一妥妥的草包,志大才疏,過度倚重腐儒,這不明擺著是亡國之君嗎?
元初喃喃道:“要不把滿朝廢物都屠了,趁天下大亂的時候招兵買馬自立門戶?”
造反的事他上輩子也幹過,趁著召開國會的時候率黑甲軍發動政變,奪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接槍斃了一大批貪官。
可惜最後自己也遭到了許多部下的背叛,不得善終。
說明想要靠殺戮改變病入膏肓的國家,大機率只會適得其反。
而且這個時代也很不友好,北邊有大麗王朝,西邊有大夏王朝,西北方向還有大野王朝。
四國之間互有徵戰,但因為大炎物產豐盛,所以是三國眼裡的大肥羊。
當朝皇帝偏聽腐儒的建議,說什麼好戰必亡,所以每次敵人犯邊時,都會商量著如何平息敵人的怒火。
這朝代很憋屈,和南宋高度相似。
打輸了要割地賠款送公主,打贏了也要割地賠款送公主。
而儒生們往往會自恃泱泱大國,禮儀之邦,不屑與蠻夷斤斤計較。
,!
否則就是野蠻粗鄙,有違聖人教誨,枉讀聖賢書。
所以儒生們都非常支援割地賠款送公主求和。
只是每次割地賠款,朝廷都會加重百姓賦稅。
飽讀聖賢書的文官們在操辦此事的時候,也會巧立名目,儘量多搜刮一些民脂民膏。
所以不論打贏還是打輸,文官為了謀取私利,都會極力勸說皇帝向對方議和。
皇帝自幼熟讀聖賢書,謹遵聖人教誨,銘記好戰必亡的忠告,始終堅持以和為貴的原則,量大炎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很多時候,武將在外保家衛國,浴血奮戰,家裡人卻慘遭文官集團迫害,家破人亡,這種事情經常發生。
前線將士經常拿不到糧餉,餓得皮包骨頭還要和敵人作戰。
打贏了要面臨文官的呵責,說他們魯莽衝動不懂事,萬一惹怒了敵人,導致敵人大舉進犯怎麼辦?
打輸了要擔起戰敗的責任,主將以身殉國還不夠,還要全家流放或者抄家滅族。
總之,這個國家是南宋和晚清的結合體,簡直爛透了,完全沒有拯救的必要。
“草!”
元初一個外來人口都覺得無比憋屈,恨不得當場把滿朝文武都給突突了。
“冷靜,冷靜,又不是沒見過更窩囊的,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元初強迫自己平靜下來,但越是這樣越覺得憋屈。
“狗子,你把我弄到這個操蛋的時代,是想讓我消滅全人類,然後重啟文明嗎?”
要真是這樣就好辦了,就像前世一樣,他飛到高空中召喚一顆超大的隕石,然後輕鬆洗刷世間一切罪惡。
【叮:請宿主放棄你那瘋狂的想法,這個時代跟你沒關係,你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
“是嘛?我怎麼不信呢,你會費盡心思把我弄到一個無關緊要的時代?”
【愛信不信。】
“這樣吧,咱們先定個小目標,比如造反上位,然後再對外擴張。”
【叮:警告,宿主你現在的思想很危險,希望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