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重生高平陵曹爽之子 > 第六百一十四章 老狐狸的全力支援

第六百一十四章 老狐狸的全力支援(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明狗腿子時空亂敘穿越古代無理造反原神:楓丹的武道人仙大齊之君上傳奇大唐鎮國公御賜監察使養子斷親後,帶著親爹妻兒逆襲了蔚藍檔案:來自地牢的負罪者樹王大人:什麼?我成豐饒藥師了穿越之我在異世界捉鬼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當火影與崩鐵碰撞,期待這個故事動盪的大元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

同時王凌心中也在擔心這是不是曹爽故意給他設下的圈套,就等著自己往裡鑽呢,但就算這是曹爽在朝議之前的一個試探,王凌也能輕易化解,畢竟他已經侍奉了四朝天子,沒點手段又如何能在屢次朝堂刀光劍影的權利爭鬥中活到今日?

王凌略微沉吟片刻笑著開口回道:“丞相的意見就是老夫的意見,老夫定會全力支援丞相的,此番若是要出兵定要將那碧眼兒打疼,讓其兩三年之內徹底不敢再覬覦北方,當然,若是丞相不願意出兵,老夫也願意出使江東,代丞相與那碧眼兒議和,勸說其將遼東之地吐出來,總之無論如何,老夫這把老骨頭還是想為大魏、為丞相出一份力的。”

曹爽笑著道:“王老司空還是老成謀國啊,說話可謂是滴水不漏,既然王老司空如此鼎力支援,就不瞞著王老司空了,本相欲出兵遼東,不知王老司空可有指教?”

王凌當即正色道:“指教不敢當,老夫唯有在待會兒的朝會上全力支援丞相出兵遼東,全族上下要人出人,要錢糧給錢糧!”

曹爽回道:“王老司空言重了,兵馬錢糧本相自有主張,又何須老司空再為此勞費心力。”

王凌抬頭看了看近在咫尺的太極殿東堂,感慨道:“咳咳,丞相不要以為老夫說的是違心之言,老夫能做到如今這個位置、能活到現全靠當初武帝賞識,若是沒有武帝免了老夫的罪,又委老夫以驍騎將軍主薄,老夫恐怕早就死在亂軍中亦或是病死牢中了。”

王凌頓了頓又開口道:“若非當初叔父決意刺殺董卓,老夫也不會跟族人一起落得個幼年便顛沛流落的下場,但若不是因為此事老夫也不會遇見武帝了,這都是造化弄人啊!”

曹爽隨即也開口道:“是啊,這都是造化弄人,不知老司空心中可怨恨王司徒?”

曹爽雖是裝做相信王凌的這番表態,但一時也分不清王凌這老狐狸的這番表態到底有幾分真幾分假,不敢輕信,畢竟王凌可是如司馬懿一般歷經四朝的元老,最擅長說一套做一套,用表面的“真話”來麻痺對手了。

王凌是太原祁縣(今山西省祁縣)人,東漢司徒王允之侄。

王氏家族是山西的名門望族,世代擔任州郡的重要官職,在當地影響很大,威望頗高。同郡的郭泰看到王允後覺得他很奇特,說:“王生進步一日千里,是王佐之才。”便與之結為好友。

王允十九歲時被推舉為郡吏。

當時晉陽地區有一名叫趙津的小黃門,貪橫跋扈,是晉陽縣百姓的大患。

王允下令將趙津逮捕處死。趙津的兄弟諂媚宦官,藉以誣訴,漢桓帝震怒,郡太守因此受徵入京,下獄而死。

王允把太守的遺體送回平原,整整三年,然後回家,再次出仕。

與王允同郡中有一個名叫路佛的人,少時既無名聲,也無德行,太守王球卻召他為吏,王允毫不客氣地與王球爭辯,王球惱羞成怒,利用手中權力,立即將王允捉拿起來,投入牢中,準備隨時殺掉。

刺史鄧盛很早就聽說過王允的事蹟,當他得知王球要殺掉王允的訊息後,立即馳馬傳令,闢王允為別駕從事。

在鄧盛的提拔和宣揚下,王允的名聲越來越大,為他日後步入朝廷做官奠定了基礎,而路佛也因此被廢棄了。

王允少時好大節,有志為國建功立業,經常誦讀經傳,在早晚時練習馳馬射箭。後來,王允被朝廷三公同時徵召,以司徒高第徵為侍御史。從地方州郡遷到中央朝廷,這是王允人生道路的重大轉折,也為他實現忠心為國的政治抱負提供了廣泛的政治舞臺。

中平元年(184年),全國各地便爆發了聲勢浩大的黃巾軍農民起義。

為了迅速鎮壓起義,東漢政府特別選拜王允為豫州刺史。王允徵辟荀爽、孔融等名士

目錄
備前宰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