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重生高平陵曹爽之子 > 第六百零五章 貢獻不小,成敗繫於一身

第六百零五章 貢獻不小,成敗繫於一身(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明狗腿子時空亂敘穿越古代無理造反原神:楓丹的武道人仙大齊之君上傳奇大唐鎮國公御賜監察使養子斷親後,帶著親爹妻兒逆襲了蔚藍檔案:來自地牢的負罪者樹王大人:什麼?我成豐饒藥師了穿越之我在異世界捉鬼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當火影與崩鐵碰撞,期待這個故事動盪的大元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

稱趙氏;畢萬有了魏地,也以以邑為氏,故稱魏氏;而在早些時候,與周同姓的姬姓一族被封於韓原,故稱韓氏。

除了韓、趙、魏三股卿大夫勢力之外,還有源自晉獻公之子重耳麾下的“五賢士”。

由於重耳受到驪姬之亂的迫害,他被迫離開晉國,輾轉8個諸侯國,在外顛沛流離了19年,直至62歲才歸國當上晉國國君。

在重耳流亡期間,與他相隨的有所謂的“五賢士”,即:趙衰(趙夙的兒子)、狐偃咎犯(晉文公的舅父)、賈佗、先軫和魏武子(畢萬的孫子)。在外流亡時重耳靠得就是這五位賢士,之後在他歸國當政後,這五位賢士自然就成了大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於是,趙氏、狐氏、魏氏、胥氏、先氏等族因此而崛起。

另外還有一些在軍中世代掌權的大族,如“郤”氏等。

在這些卿大夫中,趙衰頗有頭腦。

在晉文公即位之初,他就為晉國的發展添磚加瓦。他認為“尊周”是晉國的資本,這個主張被晉文公採納。晉國因尊周而獲賜晉河內陽樊之地,趙衰也因此被命為卿,從而有了更大的權力。

晉國自從建立三軍後,中軍被視為正卿,誰掌握了中軍,誰就是掌權人。原先中軍在國君手裡,到後來各路卿大夫為了掌權,先後爭搶統師中軍,導致中軍成為卿大夫們手中的玩物。

到公元前621年時,趙盾(趙衰之子,趙夙之孫)統師中軍之後,他搞起了一家專政的局面,驅逐了狐氏,還把晉靈公也殺了,扶持晉成公上位。

晉成公以“宦卿之適子而為之田,以為公族”,趙盾又將各路異姓大夫代為公族,這樣一來,晉公室的力量衰微,而異姓大夫勢力膨脹起來。

趙盾專權的時間長達將近二十年之久,之後又有荀氏、範氏、欒氏、韓氏、知氏、魏氏先後掌權,而先氏、郤氏、欒氏在鬥爭中又被滅了。

趙氏也曾一度陷入衰落,但後來又居上了,就是透過經典的“趙氏孤兒”的歷史故事再度崛起的,這個故事在《史記·趙世家》有著詳細的記載。透過這個故事,從中也可看到晉國君權的極度下滑,以及各路卿大夫之間鬥爭的殘酷血腥。

到了公元前514年,六卿合力又誅滅了祁氏、羊舌氏,並將其封邑劃分為十縣。這樣經過一番爭鬥之後,形成了韓、趙、魏、範、中行、知氏六卿暫掌權力的格局。

君權下移,六卿勢力上升,晉國公室的土地逐漸被六卿瓜分,而六卿之間的領地轉讓、交換和搶奪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備前宰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