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第2/2 頁)
張家的家族。康生家宅四周又加了一道又高又寬的土圍子,顯示出大戶寨主的森嚴。土圍之外,依偎排列著既低矮又不能擋風避雨的佃戶住宅。土圍內外,顯然是兩個世界。
康生從小就是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裡,吸著農民的血汗長大的,因而養成了地主惡少的生活習氣。地主對農民的殘酷剝削,農民遭受壓窄的境況,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395‐396頁
2 《列寧選集》第2 卷第492頁。
3大臺、挪莊兩村現在劃歸於青島市膠南縣
4 一斗糧,在當時當地,若是小麥、大豆,有四十斤,若是谷於有三十五斤。
他是頗為熟悉的。他從幼年起,就覺得自己是高人一等的貴族,從家庭遺留下來的一切剝削階級意識,沒有得到過任何根本的改造,所以,後來在康生身上不斷地得到表現。
康生之家又是一個所謂的&ldo;書香門第&rdo;。孔孟之道、程朱理學已成了張家豪紳樹碑掛匾的門風了。其實明傳聖言,暗裡狠毒。康生的曾祖父張鴻儀是個貢生。1祖父輩弟兄兩人,兄張掄元,弟張葆元(康生的祖父),皆為孔孟程朱之徒。其父輩弟兄三人,老大張呈祥,廩生22,堂號&ldo;北樹德堂&rdo;(康生的伯父);老二張發祥,秀才,堂號&ldo;南樹德堂&rdo;(康生的父親);老三張其祥,堂號&ldo;寶善堂&rdo;(康生的叔父)。到康生這一代時,人丁更加興旺,只是親弟兄就有四個,連同叔伯弟兄就是七個。他乳名張旺,大概由此而來。
康生在叔伯兄弟中排行老六。在親兄弟中是最小的一個,是父母的寵兒,希望他能成為張氏家族財產和封建傳統的繼承者。儘管康生四歲時(一九○一年),清朝光緒皇帝已宣佈廢科舉、興學堂,決定實施&ldo;新政&rdo;,九歲時(一九○六年),膠縣根據&ldo;新政&rdo;訓令也開始設立師範講習所和高等小學堂,但是,張家仍然承襲儒家之道,堅持讓康生讀家族私塾。為此,在一九○六年特地為他請了塾師,專門講授百家姓、三寧經、千字文,還有四書五經,向他灌輸了成套的忠君孝道的地主階級思想。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