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在浙兵、白桿兵中發展線人(第1/2 頁)
朱由校對孫如遊一直都在關注,但是這位工部尚書王洽,後世名聲很不起眼,所以一直沒多關注。
這人今天說話不多,但表態時立場都很明確,堅決跟著劉一璟、周嘉謨。
他看起來低調不怎麼參與黨爭,實際可未必是這麼回事。
要小心工部,京城最主要的三個兵工廠中的兩個--軍器局和王恭廠。
只有內府的兵杖局是司禮監管轄,工部除了原材料外插不上手。
內府兵杖局火藥不多,反而是儀仗和馬匹用的旗幟、馬鞍非常多。
這些天調入宮的火藥,大部分來自工部,這麼說接下來7天必須警惕起來,不能讓工部和朝廷發現自己真正意圖。
“這幾位我清楚了,成國公和楊漣的情況我都知道。前者一直在觀望左右,也沒人跟他多說。後者一直看著腳下沒多說話也沒多抬頭。”
“殿下所說正是,我等觀察也是這個情況。”
朱由校基本判斷出眾人立場和關注點,最緊要的事是不宜從工部大量搬火藥進宮了。
可是現在的葡萄彈才夠一半,火藥製造炸彈才3成,如果火藥不夠一切都玩不轉。
怎麼才能再搞大量火藥入宮呢?
有了!
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劉同知,通州集結的大軍還在通州嗎?”
“呃……目前還在,原計劃準備開拔遼東,但陛下病重,遼東熊經略也被彈劾,所以大軍何時開拔還沒確定。”
劉僑慶幸自己還算是盡職,在關注大明軍事方面的事。要是錦衣衛其他人的話,未必能準確回答這個問題。
“好,三個月前,集結通州各軍中,最厲害的浙兵和白桿兵火併一事,你可知曉?”
“臣聽說過。”
“那他們火併的原因呢?事後又是怎麼處理的?”
太子這麼一問,即使是劉僑也都額頭冒汗了。
調查情報、處理事端,確實是錦衣衛的職責。雖然現在文官掌握了調查與上奏的大權,但錦衣衛該做還要做好。
“臣所在錦衣衛沒插手此事,聽說當時對他們兩邊各有責罰。”
“責罰?責罰浙兵與白桿兵,卻沒調查出真相?沒調查出通州大倉與工部對他們補給分配不均,造成了雙方矛盾嗎?”
“此事臣確實不知。”
“這也是我推測的,感覺浙兵被人當做了一把刀,而石柱土司的白桿兵則根本沒拿到足額的糧食和軍餉。這也是文官的老套路了。”
劉僑很震驚,但也猛然想起一些事。
他想起萬曆二十三年,戚家軍討薪作亂的案件。還有平定西南楊應龍之叛……川軍到手銀子只剩應發的2成,土司兵幾乎一成都沒有。
再加上通州兩支南軍械鬥,怎麼看都讓人扼腕嘆息。
殿下一直關注嗎?
他要為這些將士們追尋真相、討個說法?
原來如此!
所以太子殿下一直聯絡兵部尚書黃嘉善、刑部尚書黃克纘……
這是要撥雲見日了啊~
劉僑雖是錦衣衛,但也是武官體系的一員,還是隸屬於皇室的武官。
一想到殿下要為這些真正的精銳老兵要個說法,內心非常激動。
“劉同知,浙兵和白桿兵不僅不該罰,反而該補償。”
“臣明白!”劉僑大喜回道。
朱由校沒想到平時沉穩的劉橋,對此事非常期待,看來自己沒看錯人。
“浙兵戚金和張名世是練兵和火器專家,讓他們被貶蹲大牢是之前的過錯。我要給他們更多溫暖、信任、獎賞和地位。
石柱白桿兵的秦良玉雖是女將,卻是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