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3/4 頁)
樣好,只要我說了,就是不對那也是對的,不會因為這事,對你有什麼心結。”
李燕語‘噗’的笑出了聲,嗔怪的瞄了邵源泊一眼,低聲嘟嚷道:“三哥有什麼心結我才不管呢,我是怕你有心結。”
“嗯,我跟三哥一樣,萬般不好,只有一樣好,你說什麼都是對的,就是不對,我邵源泊的媳婦怎麼會有不對之處呢?!那必定是我錯了,你怎麼著都是對的!怎麼能生出心結來?”邵源泊伸手攬過李燕語,笑嘻嘻的說道。
“又胡說!”李燕語抬手去拍邵源泊,卻被他順勢拉倒在懷裡。
82、送話
城外的日子過得倒也逍遙,邵源泊連敘了十幾天的舊,風也接殘了,塵也洗得一個不剩了,回來和李燕語細細盤算了一晚上,第二天進城打點自己新職的事去了。
兩人盤算來盤算去,決定想法子在鴻臚寺尋個差使,這三省六部中,鴻臚寺只管著接待外國朝拜的使者,最沒實權沒用處的地方,如今這樣的情形中,也是最便於躲是非偷清閒的地方,原本邵源泊想進翰林院,這翰林院又清閒又清貴,他是探花,本來中舉後頭一個要擔的差使就該是這翰林院編修,可轉念一想,如今下一代的儲位之爭已經擺上了明面,這翰林院可代表著清貴士林,一代儲君,得不得士望可是極大的事,這翰林院,必定清靜不得,也就去不得,六部均不是福地,國子監,邵源泊不喜為學,更不喜為師,當然教兒子除外,思來想去,沒有比這鴻臚寺更合適的地方,兩人商量定了主意,邵源泊不敢耽誤,趕忙著去打點自己的新差使去了。
李燕語要傳的閒言碎語,如她所願,傳的飛快,邵源泊的兩個兒子,本就是京師眾宗室和非宗室矚目之的,關於孩子命相單薄這樣的話,自然是傳得如風一般快。
眼看著九月將近,城外別院本就寒冷,李燕語也不管有沒有到十月一開爐節,吩咐別院各處升起火牆火炕,暖暖洋洋的先享受起來。
午後,李燕語正靠在南窗下的炕上慢慢繡著阿唸的一條褲子,常嬤嬤腳步匆匆的奔進來,揮手屏退垂手侍立在屋角的小丫頭,神秘的壓低了聲音稟報道:“奶奶,你猜誰來看你了?”
“誰?”李燕語忙直起身子問道,
“周府,誠意伯周家大奶奶!”常嬤嬤聲音壓得更低了,李燕語忙放下手裡的針線下了炕:“原來是鄭大奶奶來了,快請進來!”說著,揚聲吩咐魏紫拿件斗篷過來,轉頭看著常嬤嬤笑著說道:“嬤嬤陪我趕緊接出去。”
常嬤嬤被李燕語大方的有些不好意思,忙笑著曲膝答應,伸手接過魏紫捧過來的斗篷,抖開遞給李燕語,李燕語一邊繫著斗篷帶子,一邊急步出了屋,往二門外迎出去。
鄭大奶奶戴著帷帽,正站在車旁等著迴音,遠遠看到李燕語急步迎出來,暗暗舒了口氣,心情一下子輕鬆下來,看來這一趟沒來錯。
兩人笑著見了禮,李燕語熱情客氣的讓著鄭大奶奶,兩人一路細聲說著些分別後各自的情形,一路進了雲起院。
兩人進了屋,去了斗篷,鄭大奶奶舒服的嘆了口氣,轉頭打量著四周,極口誇讚道:“這屋裡看著就舒服!這院子也是!俗話說得真對,這屋子全靠人過,這日子就看誰過!六奶奶這兒處處都好,讓人來了就不想走了!”
“大奶奶又誇我了,進屋坐吧,這城外風大寒冷,我昨天就讓人把炕燒上了,大奶奶可別笑話,沒到開爐節就生了火!”李燕語笑讓著鄭大奶奶進了東廂,兩人在炕上坐了,姚黃奉了茶上來,鄭大奶奶端起茶抿了一口,笑著問道:“兩位少爺呢?聽說生得極好,又聰明又懂事,我早就想過來看看了!”
“這會兒睡著了,孩子小,這覺就多。”李燕語溫婉的解釋道,鄭大奶奶這麼突兀的過來,必不是來看兩個孩子的,果然,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