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5 頁)
奏。”
沈尋坐在位子上,有些不安的戳了戳自己的手,然後看向了說話的人。
太子沒說話,太監只好為他代言:“準。”
“嶺南饑荒一事,殿下可有決斷?戶部已經拖了許久,嶺南災區實在是不能等了!”
“江大人說話為何如此不講理,我戶部什麼時候故意往後拖了?分明是那漕運工程不到位,導致運送糧草的官船無法透過,你工部有錯在先,憑何先告狀?”
原先是在下面暗著吵,現在就直接在朝堂上幹起架來了,那江大人也沒指望太子能解決什麼問題,只是故意在朝上那麼一提,讓人對戶部尚書失信罷了。
那邊吵得熱火朝天,沈尋有些受驚似的朝後挪了挪,可怎麼挪也無法逃出這個人心莫測的地方,那一瞬間,倒像個擔驚受怕的小兔子。
他聽不懂……
一句也聽不懂。
“殿下……”太監在旁邊小聲提醒了一句,見他還是沒什麼反應,只好繼續為他代言,“肅靜!”
兩個字一出,大殿很快安靜了下來,那一瞬間倒讓人有種那個傳話太監才是主子的錯覺。
朱漆金磚,是整個大殿的主要色調,也不知道開國皇帝下令修建的時候到底動用了多少物資,雖說看起來華貴無比,但看多了總歸會有些疲憊的,這世間有些奢侈的東西就是這樣,拿不到的時候整日整夜的念著,到手了才發現也不過爾爾。
權力亦是如此。
皇后一直坐在屏風後面,直到這個時候才嘆了一口氣,小聲道:“皇兒,母后剛剛教你的詞,背一遍就是了。”
聽見耳邊那熟悉的聲音,沈尋才立直了腰桿,輕輕咳嗽了一聲,打起精神,開始一板一眼地被那提前安排好的臺詞。
“父皇偶染風寒,不日便可恢復。漕運之事暫擱置不提,可由湖、澤二郡官府出糧出錢,以解嶺南燃眉之急,事後給予補貼。當地官員如有不滿,當即革職論處。”
“因本宮尚未具備大事決斷之能,嶺南饑荒一事全權交由丞相高宏處理,各位愛卿當以大局為重,聽從丞相安排,切莫相互誹謗、趁人之危。”
他的聲音迴盪在空空落落的大殿中,有那麼一瞬間,那些大臣們竟以為這是個殺伐果斷,決策千里之外、年少有為的英主。然後在他把話全部說完之後,才恍然大悟這不過是個傀儡一般的傻太子,無論從他嘴裡說了些什麼,也都只是聽從皇后的吩咐罷了。
話剛落音,大臣們紛紛跪地接旨,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
沈尋背完了那段話,然後默默偏過頭看向了屏風,雖然他什麼也看不見,卻也知道母后正溫柔的注視著他,那是他此刻最安定的力量。
母后,我一個字都沒有背錯吧。
其實他心裡更想說,他不想上朝,不想當什麼太子,扛著那比天還要大的責任,實在太累太累了。
傳話的太監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打了一個哈欠,然後又重複了一遍:“有事啟奏,無事——”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殿外一個雄渾厚亮的聲音驟然傳來:“臣,有事要奏!”
沈尋沒看清楚來人是誰,正在心裡默默地想著:這個叫“事”的人真可憐,老是被人揍。就看見華昌王沈兼身著親王蟒袍,刻著一臉刀練風霜,殺氣騰騰地走了進來。
所有人都愣了許多時,才接受了這個詭異的事實,華昌王來上早朝了,真是破天荒的頭一回。人人都知道他這個人想起一出是一出,仗著自己手上有兵權,那是天不怕地也不怕,除非皇帝親自召見,一般是見不到他本人的。
大周的規矩是不準攜帶兵器上朝,他卻光明正大地將長刀別在腰間,不知道是侍衛們不敢攔,還是他的氣勢實在太過逼人。
沈尋盯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