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5 頁)
,造成了我們工業園區招商的銳減……這樣下去,我們只能宣告中新合作的失敗!”李光耀資政真的動怒了,不久前,他又獲得了中國官方的一個重要訊息:他的老朋友、蘇州工業園區的穿針引線人和主要貢獻者章新勝不再當蘇州市長了。12月,李光耀跑到北京,在江澤*席那兒訴說了自己心頭的不悅。
第16章耀眼而奇迷的風雨彩虹圖(4)
好說好說,我們是一家人嘛!中新合作的蘇州工業園區關係到我們的傳統友誼和新的經濟形式的推廣與發展,我們將全力支援它,包括招商專案的傾斜。*對李光耀作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再次訪華表示歡迎。*說,中新兩國政府間最大的合作專案——蘇州工業園區,是中新經濟合作的重中之重,更是中國對外合作的重點專案。他強調,中國領導人一貫支援蘇州工業園區專案,中國願與新方共同努力,集中力量把園區建設搞好,共同推動中新經濟合作不斷地向前發展。
這位世界聞名的新加坡鬥士這才罷休,臉色也好看了許多。“我相信你們。”李光耀說。
現在輪到蘇州人有壓力了。有壓力的何止蘇州人?不多久,江蘇省委作出決定,派省委常委、秘書長梁保華出任*蘇州市委書記。
“梁保華過去是從蘇州出去的,瞭解蘇州情況。省裡當時有一個很重要的指導思想,是要解決中國同新加坡之間關於工業園區的發展爭議問題。”時任蘇州市委秘書長的孟煥民回憶道。
也許是崑山自費開發區出身的王金華本事大,也許是蘇州人本來就聰明絕頂,也許高新區的發展確實太耀眼矚目,姑蘇左右兩翼只差一兩年共同誕生的兩個園區——高新區是蘇州人自己土法上馬,靠一點一點發展起來的;工業園區則像個貴族出身的*兒,一開始就衣著華貴,風風光光,僅地面以下的基礎設施投資就達幾十億美元。但人是講究實際和現實的,當外商往蘇州的兩個不同開發區一瞅後的結論非常清楚:金雞湖畔的新加坡模式前景雖然不可限量,但基礎設施進度似乎太慢,等到這裡建設成形,還不知何年何月;太湖邊獅子山腳下的高新區雖看上去有些土相,但在這裡你只要談判一成,立馬可幹,當年見效。
“我們是企業,企業講究效益的最大化和最快捷。”於是外商紛紛投向王金華、投向高新區。
1997年8月,時任新加坡總理的吳作棟再次來到蘇州,看到金雞湖那片廣闊的土地上依然那麼冷清,再悄悄往獅子山那邊熱火朝天的高新區一看,他不由悶悶不樂起來,並在蘇州市領導為他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首次含蓄地指出:蘇州工業園區面對激烈的競爭,而這個競爭者正是另一翼的蘇州高新區。
1997年12月,一位新加坡政要來到蘇州,同樣在公開場合批評蘇州高新區與工業園區的競爭,言語中難掩失望和不滿之情。這期間,新加坡還曾要求蘇州暫停在新區引進外資5年,但被拒絕。
“當時蘇州高新區發展得比較快,工業園區發展得比較慢,客觀上有它的原因。工業園區原來是窪地,把地填平,所以地價貴,投資成本也高些,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招商成果。加之後一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新加坡投資方實力不高等原因,蘇州工業園區經營出現了比較大的虧損。這樣,李光耀等新加坡人有了壓力和急躁。”蘇州人告訴我。
梁保華來了,這位復旦新聞系出身的“蘇州老幹部”,1968年至1975年期間就在蘇州市下屬的太倉縣工作過。到省委工作後梁保華出任了多年常委秘書長之職,被人評價為善於處理各方面關係。
他當蘇州市委書記後,接待的第一位客人是美國艾默生電氣公司總裁,當時這位總裁正準備推遲在工業園區興建其海外的最大專案。在和梁保華的交談中,他深切感受到濃郁的親商氣氛,於是當即改變決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