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1/2 頁)
關玉貴的大哥趕忙從地上拉起了關玉貴:&ldo;不要這樣,不要這樣。其實我們早就有心理準備,我們也知道社會上騙子很多,你又太老實了。這次就算是交學費了,只要你人能回來就對了,人安安全全的回家比啥子都好。大家說是不是?&rdo;
大哥這樣一說,二哥、姐姐、妹妹都跟到說:&ldo;是的,是的。人回來就好,人回來就好。本來也是,社會上騙子這樣多,老四這麼老實的人不被騙才怪呢!&rdo;說完大家又開始罵開了那些可惡的騙子。
由於關玉貴停薪留職的那家市第二肉聯廠在關玉貴走後不久就改制了,原來的國有企業成了私人企業,關玉貴再想回去上班就不那麼容易了。關玉貴找了幾次新老闆要求回來上班,但新老闆都以各種理由不答應,這一下關玉貴的工作也沒有了。幸好關玉貴一家在小區的人緣還不錯,關玉貴平時給大家留下的是一個忠厚老實的的印象,街道居民委員會的負責人與關家父母的關係都很好,他們見關玉貴沒有了工作,又陷入瞭如此困境,頓生憐憫之心,給關玉貴安排了一個在小區裡看大門兼守腳踏車的工作,工資雖然不高,只有區區幾百元,但也完全夠關玉貴的生活了。守腳踏車的工作雖然不累,但還是需要很強的責任心的,尤其是晚上,關玉貴幾乎是通宵不眠,自他守腳踏車以後,小區的腳踏車就再也沒有被小偷偷過了。關玉貴還在腳踏車棚邊上擺了一個修理攤,除了給大家修理腳踏車外還免費給大家加氣。這樣關玉貴不僅可以增加一點收入,還博得了小區居民的讚賞。
生活剛剛恢復正常的關玉貴就經人介紹認識了武梅。關玉貴原來也不是沒有談過戀愛,但由於只是一個工人,而且這時的工人已經與前幾年的工人不可同日而語了。以前的工人雖然說經濟上並不富裕,但那時又有幾個人富裕呢?不過工人的政治地位卻是非常高,是所謂的領導階級,尤其是大工廠的工人,穿一身工作服走在街上是會引來許多女孩子的注視的。但到1990年代就不同了,工人這個群體在社會上已經不再吃香,人們所羨慕的是知識分子,特別是那些有錢的知識分子。輿論的導向也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到了那些先富起來的人的身上,那些投資的人,那些所謂的成功人士的身上。而原來的領導階級已經成了&ldo;下崗&rdo;的物件,成了社會轉型時期的犧牲品,他們再也沒有了昔日的政治地位,而且在經濟上也處於了社會的最底層,成了那些社會精英們瞧不起的落伍者,成了城市扶貧的物件,成了所謂的&ldo;弱勢群體&rdo;。
然而,關玉貴的城市戶口身份在武梅們看來還是在無形中比農村出身的人高了那麼一點。關玉貴雖然說只是一個城市裡的普通工人,一個在那時已經從虛幻的殿堂上跌落下來的工人,但關玉貴卻是城市人,是一個有那時許多農村人羨慕的有城市戶口的城市人,是一個讓許多農村人自慚形穢的城市人。那時的城市人還可以享受許多農村人享受不到的福利,比如說他們的小孩可以在城市裡讀書上學,不用交農村小孩如果要在城市裡讀書就要交的那高得嚇人的借讀費,也不要說城裡的學校要比鄉下的學校教學質量好了不知多少倍,更不要說城裡的孩子長大以後即使沒有考試大學也會安排工作,掙工資,而鄉下孩子只能是種地、放羊、修理地球。農村人就搞不懂了,城市的高樓大廈、馬路廣場,城市的一切不都是農村人修的嗎?為什麼農村人要得到城市戶口,搬到城市裡來住還要交什麼&ldo;城市配套費&rdo;呢?為什麼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城市人就不交呢?為什麼農村人與城市人的差別那麼大呢?
武梅一見關玉貴就已經從心底裡同意了這門親事。關玉貴雖然比武梅大了差不多十二歲,人也顯得有些老氣沉沉,沒有年輕人那麼活躍,剛一見面時還有一點靦腆,但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