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第1/2 頁)
屋內的青年微笑,他素來有口吃的毛病,能不開口儘量不說話,只是如今接過那薄如蟬翼的書信,不由面露驚訝之色:「此此信怎會。」
他翻閱開那封以紙頁摺疊的信,這信雖然蠟黃,還有些雜質,可與傳統的只能夠傳遞兩句話的簡書比已是好了太多了。
吾友韓非拜啟:
別亦良久,甚以為懷。與友相交數十載,無話不談,高曾頃讀友之誨語,如聞金玉良言,茅塞頓開。回首往事,宛如昨日。吾友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貫古今之論。今陛下長懷盛德,誠心募天下有志之士,感念陛下廣納良才之心,敢為陛下舉薦吾友。久欽鴻才,心折殊深,以吾友之才必能得陛下重用。鴻雁傳來,千里咫尺,轉寄文墨,時通訊息。請代高向尊師問安。
趙高親筆。
稷下學院,青年磨砂著手中輕薄的紙頁,深思而神色莫辨。
他思索過後,急匆匆地離開屋子,找到師長,敬跪下拜,說明自己來意。
荀子坐在上座,神思端莊,他老神在在地撫摸鬍鬚,詢問青年:「你可想清楚了?」
青年低聲道:「周禮勢弱面臨崩壞,正是各家出世之時,學生願往周而去,傳法家思想以慰天下。」
李建成到貧民窟已經幾天了,為了熟悉環境,他一步一個腳印挨家挨戶地去拜訪了目前居住在貧民窟中的流民。
整個貧民窟中民眾足有三百之巨,然其中多為老弱婦幼,轉念一想也難怪。若是壯年男子,能夠生存下去的,如何會跨越重重障礙的廢街來到貧民窟之中尋求生存與庇護?那些壯勞力在外面輕而易舉便能夠找到體力活來養活自己。
僅有的幾個壯年男子也是為了照顧家兒老小,這些人少之又少,三百多人之中只有十幾個壯勞力。
其中還包括了荊軻的兄長。
這也是李建成疑惑的地方,荊軻姑娘的兄長一看便是練家子的,通身肌肉發達強壯,而那自稱是荊軻兄長同伴的另外三人,也不是簡單的人。
他們自稱是少年的護衛,而少年卻不在這裡住。
李建成只覺得這其中有著滿滿的違和感,可他到底是外人,這些人即便是再可疑,願意收留他在此,對他也沒有惡意也是真。
荊軻將那十幾個壯勞力聚集起來,將他們編成一個隊,前往廢街與貧民窟的交界處去清理出一片地方。
幾個匠人圍坐在一起,挑選樹皮、破麻布、舊的漁網等等,按照工序將它們切碎剪斷,放在大水池中浸泡。
李建成好奇地圍觀這些與其稱為匠人,不如是老婆婆老公公的手藝人,他們將浸泡爛掉的雜物撇開,將其中剩餘的纖維原料撈起放入石臼中,不斷地攪拌,直到他們成為漿狀物。
他還是第一次見這些人研製配方,傻乎乎地盯著他們看了很久,沒明白他們在做什麼。
這便是那少年扔給荊姑娘的配方?這稀里糊塗的是什麼東西呢?
李建成暗暗猜測,究竟是怎樣能夠賺錢的東西,是由樹皮、破麻布變得?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這少年莫非是在異想天開嗎?
這段時間,邊上已經是圍了不少人了,他們嚴肅而認真地盯著石臼,彷彿在完成一道大難題。
接下來是見證奇蹟的時刻
匠人們用竹篾把這黏糊糊的東西挑起來,等待徐徐的微風將其吹乾。
當馬婆婆將那東西揭下來的那一刻,周圍響起了驚呼聲。
「成了!成了!」
李建成驚呆了,這這是!
「還是不行,」馬婆婆以手指揉搓那紙,連連搖頭。
「研磨過火了,不夠韌!」老爺子也跟著搖搖頭。
他以手指輕折這紙,啪嗒——那紙在他的手中碎成了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