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1/2 頁)
比較麻煩的是木蓮豆腐。
木蓮豆腐的主材料,江浙這邊雖然叫木蓮,其實是一種學名叫薜荔的植物果實。
它是就著山石生長的。江浙地區這邊一到夏季,街頭巷尾到處都是木蓮豆腐的攤子,一塊錢一大碗,喝下去冰涼順滑又舒適。是包括陳曼青在內,夏天最愛的飲品,沒有之一。
可正由於木蓮豆腐實在太常見,經濟效益不夠高,陳曼青天天喝著木蓮豆腐,卻並不知道製作木蓮豆腐的主材料薜荔具體長什麼樣子。隱約記得葉子光華呈對生,莖幹細膩無毛刺。
對於自己不熟悉的植物,陳曼青也莫可奈何。
能找到自然好,找不到只能算了。
山中不知歲月,再加上陳曼青經常進出空間種植物,她都快分不清外界的現實時間過去了多久。只從林間濃密的樹葉間隙,感覺到太陽光明晃晃的從斜側方照過來。
陳曼青估摸著應該到了下午兩三點左右。
將幾叢映山紅移栽到空間裡種了松樹的那片地旁邊,她一屁股坐在了黑土地上。
累,實在太累了。
陳曼青覺得自己兩輩子都沒這麼累過。隨手扯了一串旁邊烏飯樹上的烏飯子,咔吱咔吱的嚼著,看著早就大變樣了的空間,陳曼青油然而生一股巨大的滿足。
第11章 空間大變樣
空間的最外圍,是陳曼青劃定的山貨地區。
順著空間外圍的邊緣,陳曼青種了一整排的松樹。幾個堅挺的抵受住了深秋涼風的松果,顫巍巍懸掛在枝頭,因了空間奇特舒適的水土和溫度漸漸不再晃動,彷彿重新生長了回去。
樹莓、山楂、映山紅、山梔子、黃杜鵑、金銀花、烏飯樹、山捻子、柴籽樹……等,一系列山間常見的有用植物高低錯落的栽種在方圓十幾畝的黑土地上,蔚為壯觀。
不知是不是陳曼青的錯覺,她總覺的這十幾畝黑土地起了一些變化。
原本黝黑髮亮的黑土,顏色淺淡了些許,變得與外界的山石有些相似,就連坡度好像也變陡了一些。難道這空間的地,還會因生長其上的植物需求不同,而產生適應性的變化?
這未免太神奇了,陳曼青有些不可置信。
不過帶著空間重生這種事情都發生了,再多一樣奇怪之處彷彿也並不是那麼難以接受,陳曼青很快放下了這點子疑惑。極目遠眺,小竹樓遙遙在望,距離小竹樓最近的是一整片農田。
各種豆類、蔬菜根莖類的作物,佔據了一小塊一小塊的區域。
陳曼青出門的時候天剛矇矇亮五點多鐘,到現在已經下午兩三點。外界過去九個多小時,空間裡最早一批種進來的豆角蔬菜類,已經在空間裡生長了一個多月,早就鬱鬱蔥蔥。
雖然距離收穫還有一段時日,一片生機的模樣卻著實令人喜愛。
陳曼青想起許多豆類的種子,都因為深秋過了收穫的季節極為難找,為了找到幾隻農田裡漏網之魚的豆莢,她時常需要低頭彎腰尋找好一陣子。而那些絲瓜、冬瓜、南瓜、菜瓜、黃瓜等瓜類作物,有一些更是從熟透開始腐爛、散發著惡臭味的果實裡挑揀出了合適的種子,進空間洗淨晾乾後才種了下去。
這一小片的農田裡,作物種類繁多。
別看規模並不廣闊,只佔據了方圓十幾畝黑土地,卻耗費她極大的心血。
在今天以前,陳曼青從未想過有一天,她居然能經受住如此繁重的體力勞動。可每每想到這月芽空間是獨屬於她一個人的私密家園,陳曼青就渾身滿滿的全是幹勁。
農田與山貨地區中間的一大片土地,陳曼青還沒想好用來做什麼,暫時先空置著。
順著四處積滿了水窪的小溪,兩邊種植了一株